催吐
催吐为利用具有引吐作用的药物来刺激消化道,通过呕吐祛除毒物的一种疗法。凡属食积不化,未消症、食痞、剑突痞块、铁垢巴达干、中毒症、痧症,血、希拉降于胃,赫依、希拉性头部疾病、灰巴达干、饮食不进、巴达干包如降于胃中等症,均可用催吐法治疗。对于正精衰弱、赫依型体质者、年老、幼儿、孕妇、眼病障翳、尿闭、虫病、痔疮、肉毒扩散、白脉病、心脉病,皆不可使用催吐药剂。催吐之药物配方分急与缓两种。催吐法之先导与催吐大致与泻下法相同。但急性不消化病、由饮食不当所致的巴达干、希拉偏盛而郁结于胃内、巴达干包如、巴达干希拉亢盛、或常食油脂而腹中有油脂者,可不用先导药物施治。
催吐包括配方、用法、洗胃、催吐量、辅助治疗等五个内容。
配方 有主药与加味药方两种。在春季发芽时采集的肾叶橐吾、刺参、藜芦为主药,与菖蒲、光明盐、荜拨各等量配伍。加味:治不消化症,主药加山奈,合并赫依病加娑罗子;合并希拉加丝瓜子;痞病加芹叶铁线莲; 中毒症加草乌;胸部化脓症加地锦草;肺病加甘草; 巴达干病加寒水石、大黄等。加味药每服加2~5g。
用法 根据病情及患者的体质强弱,恰当地使用急缓两种催吐药,缓催用汤剂,急催用丸剂。服药时间以黎明为宜,服后漱口,可讲话,切勿着凉,须蹲坐。服药后欲呕吐时,不可即行吐出,宜抑制回吞数次,然后方可吐出,使病邪得以全部清除。但回吞一般以三次为宜,不可过甚,否则将有病邪下陷之弊。
洗胃 刺参、肾叶橐吾、藜芦、光明盐、菖蒲、荜拨煎汤温服,用翎毛或手指搔喉头催吐。催吐的程度,要取决于洗胃的需要。
催吐量 一般催吐次数为四次、六次、八次; 呕吐物的数量为半升、一升、两升;颜色以水样液为上等,胆色为中等,痰样液为下等。
辅助治疗 服药后出现赫依扩散、胆汁逸失、包如渗漏、肺脉决破以及药物精华窜入于目等五种反应证候,则需进行辅助治疗。赫依扩散时,头痛、恶心、神志模糊、眼花、耳鸣、身体沉重、空呕等,治宜临睡前取新鲜黄油加肉豆蔻散涂于赫依穴,并进行按摩、药物熏疗、饮踝骨汤等抑制赫依之势头。胆汁逸失时,吐物胆黄色,治宜当药五味汤(当药、木鳖子、止泻子、熊胆、山苦荬等分)或红花三味汤或熊胆三味汤,同时短翅脉微量放血。包如渗漏时,吐出血液、胆汁及烟色状液。治宜以亚大黄叶、水底石、铧犁进行冷敷,内服芫荽子、红花、石灰华、熊胆、射干研末,冷开水送下。肺脉决破时,咳血,急用熊胆、银硃、豌豆花、大黄、冰糖,共研细末,用紫草茸煎汁,冷却后送服或用三红汤送服。药物精华窜入目时,出现头疼、目赤,治宜鼻尖或金柱穴、银柱穴放血并在头部喷激冷水。
止吐及善后处理 为了使余药吐出,用黑云香、香附与新黄油配伍熏疗施治,同时服用光明盐水。
以上催吐治疗,如行之恰当,术后五官功能明显恢复,身体轻快,精神振奋,食欲增加,口味香郁,鼻涕及痰液等排泄物清洁不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