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储蓄生命周期假说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储蓄生命周期假说 储蓄生命周期假说(Life Cycle Hypothesis ofSavings) 亦称“消费生命周期假说”。揭示储蓄和消费变化规律的一种理论。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弗朗科·莫迪格里安尼 (Franc Modigliani)等人创立。该理论在发展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基础上建立。凯恩斯认为,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的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的增长速度不如收入的增长速度快。即消费倾向有递减的趋势,储蓄倾向则有上升的可能。莫迪格里安尼认为,凯恩斯的这一理论过于简单,在任何一个短时期内,消费与收入之间并不一定有任何密切和单一的关系。他认为,消费者消费任何一种商品,只是为了得到一定的效用,因此,他一生的总效用是他目前和未来总消费的函数; 消费者的总消费决定于其总收入,总收入包括现期收入、预期未来收入及以前积累的财富。这三者都同消费者的年龄有关,消费者为使自己通过一生消费所获得的总效用达到极大,就不能只根据现期收入,而必须同时根据上述三个变量来安排现期消费。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只有当消费者的总收入平均使用于一生的每一个时期时,他的总效用才能达到极大值。这样,合乎理性的消费者总是按照这一准则,在他的一生中,均匀地消费其所有财富。即使在退休后,人们也希望能维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为此,他在工作期间就得进行储蓄,随着年龄的增大,他所积累的财富也不断增加,在退休前夕达到顶点,这样,个人一生的储蓄就呈“峰型状态”。莫迪格里安尼还通过资料分析,发现相同年龄的消费者,即使他们的收入相差悬殊,也有着大致相同的储蓄率。只有当收入出现意外的短期波动时,储蓄率才会发生变化。若收入增加,所增加的收入将按照既定的比例在一生中分散使用,因而从现期看,绝大部分会储蓄起来。若收入减少,也将通过减少储蓄来维持既定的消费水平。故收入短期变化的影响被分散到一生的消费中去了。如果收入的变化是长期的,则消费者家庭很快就会调整其支出,使之在较高或较低的生活水平上生活。莫迪格里安尼因该理论而获得1985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金。 ☚ 储蓄倾向 利息基数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