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储光羲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储光羲 储光羲707—760?兖州(今属山东)人,一说润州(今江苏镇江)人,开元十四年进士,官任太祝,后转监察御史。安禄山攻陷长安,受伪职,乱平后贬死于岭南。与王维交善。擅为五言古诗,多写田园闲适生活与山水风景,代表作《田家即事》、《田家杂兴》、《樵夫词》等对田园生活、山野风光有一些真切的描写,但亦不时流露士大夫的情趣,前人谓“太祝诗学陶而得其真朴”(沈德潜《唐诗别裁集》),推誉过当。小诗《钓鱼湾》、《江南曲》等颇清新可诵。原有集七十卷,已佚。明人辑有《储光羲集》。 ☚ 崔颢 崔国辅 ☛ 储光羲 储光羲706?—763?排行十二。润州延陵(今江苏丹阳)人,祖籍兖州(今属山东)。唐玄宗开元十二年(724),应试不第,与丁仙芝同入太学为诸生。开元十四年,登进士第,释褐为冯翊县佐官,历安宜、下邽、汜水等县尉。开元二十一年,辞官归隐终南别业。天宝六、七载(747、748)间,出仕太祝。后迁监察御史。天宝九载,曾奉使至范阳。安史乱起,陷长安城中,迫受伪职。肃宗至德二载(757),脱身南行,历江汉,过秦岭,抵达行在,即被系狱中,因作《狱中贻姚张薛李郑柳诸公》诗。后贬岭南。代宗宝应元年(762)五月,见赦,未几,卒于贬所。光羲工诗,与孟浩然、王维等有交往,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作家之一。殷璠评其诗“格高调逸,趣远情深,削尽常言,挟风雅之迹、浩然之气”(《河岳英灵集》)。《历代吟谱》亦谓“宏赡纵逸,务在直置”(《吟窗杂录》卷二六)。《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其“质朴之中,有古雅之味”。后人于其诗品说法不一,顾况谓其“声价隐隐轥轹诸子(指崔国辅、綦毋潜、常建、王昌龄)”(《监察御史储公集序》)。或以之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并称。但清人李慈铭则谓“远逊王、韦,次惭孟、柳”(《越缦堂读书记》)。《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其集七十卷,已佚。又撰《正论》十五卷、《九经外义疏》二十卷,久佚。今传《储光羲诗集》为五卷。《全唐诗》编其诗为四卷,《全唐诗续拾》补诗一首。事见顾况《监察御史储公集序》、《唐诗纪事》卷二二、《唐才子传校笺》卷一。今人谭优学有《储光羲行年考》,陈铁民有《储光羲生平事迹考辨》。 ☚ 丘为 贺兰进明 ☛ 储光羲707—约760润州延陵(今江苏丹阳县南)人。唐代诗人。盛唐山水田园派诗人之一。开元十四年进士,诏中书试文章,授汜水尉。转安宜县尉、下邽县尉,后升任太祝,世称储太祝。官至监察御史。安禄山陷长安,曾接受伪职。肃宗还京后被系下狱,后贬谪岭南,遇赦,死于岭南。原有集七十卷,已散佚,现存《储光羲诗》。《全唐诗》编其诗为四卷。 储光羲 储公诗格高调逸,趣远情深,削尽常言,挟风雅之迹,得浩然之气。《述华清宫》诗云:“山开鸿濛色,天转招摇星。”又《游茅山》诗云:“小门入松柏,天路涵虚空。”此例数百句,已略见 《荆扬集》,不复广引。 (光羲诗) 宏赡纵逸,务为直置。 《栾城遗言》 云:“储光羲诗高处似陶渊明,平处似王摩诘。 储公诗格高调远,兴寄超绝,亦 《风》、《雅》之余波也。盛唐作者太尚格气,而尽黜文藻,六代浮夸,铲削殆尽,而储公与王昌龄、常建皆其流也。储诗更多直致,而锁尾感叹,气象卑促。珪.璋本宗庙器,而山人用之,亦瓦缶同驱尔。 储诗清骨灵心,不减王、孟,一片深淳之气,装裹不觉,人不得直以清灵之品目之。所谓诗文妙用,有隐有秀,储盖兼之矣。 寄兴入想,皆高一层,厚一层,远一层,《田家》诸诗皆然。有此心手,方许拟陶,方许作王、孟,莫为浅薄一路人便门。 储五言律诸作,骨相奇老,不当于一字一句一篇中求之。 储光羲闲婉真至,农家者流,往往出王、孟上。 大抵储诗冲淡中涵深厚,幽细中见高壮,每多道气语,如《田家》 与 《王十三偶然作》等篇,名理悟机跃跃在前。钟伯敬谓其极厚、极细、极和乃从平出,此储诗之妙,亦须平气读之。不知唯平故成其为奇; 不善奇者,必不能平。平,正所以近乎陶也。 储光羲五言古最多,平韵者多杂用律体,亦忌上尾,仄韵者多忌鹤膝,而平韵亦有之,盖唐人痼疾耳。其《樵父》、《渔父》等词格调虽奇,然既不合古,又不成家,正变两失; 若《田家》诸诗,则犹有可采者。律诗亦未为工,五言绝始多入录。 储诗入处曲折,出路佳爽,亦始开深炼一一格于近体。而甫已渊微,即尔振脱,消息于康乐、玄晖之间,唐以下人更无伦匹。其他琢刻幽细者,相视如鸾笙之与蛩吟均为希声,正相千万。 储光羲诗多龙虎铅汞之气,田园樵牧诸篇,又迂阔不切事情。 储公田家诗皆佳,“礁喧春涧满,梯倚绿桑斜”,趣远情深,尤耐人寻味。 此家淡逸之品, 作近体自隽耳, 入律不细。 太祝诗学陶而得其真朴,与王右丞分道扬镳。 “既念生子孙,方思广园圃”、“糗糒常共饭,儿孙每更抱”,此种真朴,右丞田家诗中未能道著。 储君五律,独往独来,落拓声色形影之外,于诸家中另是一种。 储侍御《张谷田舍》诗:“碓喧春涧满,梯倚绿桑斜”。虽只小小格致,然此等诗,却是储诗本色。窃谓一人自有一人神理,须略存其本相,不必尽以一概论也。 白石云:“句意欲深、欲远,句调欲清、欲古、欲和,是为作者。”予观储太祝古诗,“深”、“远”、“清”、“古”则有之矣,独于“和”字有缺。彼虽自有一种沉奥音节,然终不以陶、韦、王、孟之谐适入人心者,殆由强探力索而为之,非其本心所欲出欤? 其诗云“为己存实际,忘形同化初”,又曰“松柏生深山,无心自贞直”,可谓极有见地者,而何以失节于安禄山也?其非本心安之,亦可知矣。 其源出于陶公,淡饰成妍,天然入韵。千里莼羹,固是南中佳味,犹嫌意尽于言。 太祝真朴,善说田家,《偶然作》,“见人”四语,邢孟真谓其温厚虚和中一露丰棱。 储光羲诗篇既富,著体相类,然以多为胜,殊未足称工也。 储光羲707—约760润州延陵(今江苏丹阳县)人,一说兖州(今属山东)人,开元进士,诏中书试文章,授汜水尉,官至监察御史。安禄山陷长安时受伪职,乱平后被贬,死于岭南。原有集七十卷,已散佚。现存诗以写田园山水为主,多为五言古诗,属王孟的田园诗派。其诗受陶渊明影响较大,风格较质朴,如《田家即事》、《田家杂兴》等。另有《钩鱼湾》等小诗,也写得意境幽美、清新可喜。《全唐诗》录存其诗四卷。 储光羲约706—约763唐诗人。润州延陵(今江苏丹阳)人。开元进士,官至监寨御史。因在安禄山陷长安时迫受伪职,归朝后贬死岭南。其诗多写田园山水,风格质朴、古雅,气韵浑厚。原有集七十卷,已佚,现仅存《储光羲诗》五卷。 储光羲 储光羲707~约760唐代诗人。润州延陵(今江苏丹阳南)人,或云兖州(今属山东)人。开元十四年(726)进士。官至监察御史。安史之乱时,投降安禄山。乱后被贬,死于岭南。原有集70卷,已散佚。《全唐诗》编其诗为4卷,今存210余首。其诗多写田园风光,如《田家杂兴》、《田家即事》、《同王十三维偶然作十首》等,表现了对农村生活的兴趣及士大夫的闲适情调。另有一些小诗,如《钓鱼湾》、《江南曲》,颇有诗情画意。 ☚ 高适 刘长卿 ☛ 储光羲 储光羲约706—约763唐文学家。兖州人。工诗,格调高逸。登开元十四年(762)进士,曾官监察御史。安禄山陷长安,受伪署。贼平后来归,贬死岭南。著有文集70卷,(《新唐书志》及《全唐诗》)《政论》15卷,《九经分义疏》20卷,(《唐才子传》及《唐诗纪事》)并传于世。 ☚ 程晓 储光羲集 ☛ 储光羲about 706~762Chu Guangxipoet of the Tang Dynasty.Works: A Collection of Chu Guangxi,Fishing Bay,Eight Impromptu Verses of Peasant Family,etc. 储光羲707—约760唐诗人。兖州(今山东曲阜)人。开元进士。官至监察御史。曾在安禄山陷长安时受职,因被贬死于岭南。擅长田园诗,笔意细腻,意境优美,但多闲适情调。有《储光羲集》。 储光羲707—约760唐诗人。衮州(山东衮州)人。一说润州(江苏镇江)人。开元进士,曾官监察御史,安禄山入长安,曾迫其任职。后因此入狱,远贬岭南。诗作以田园诗居多,对田家生活的描写,虽不免流露封建士大夫的情趣,但在当时诗作中则较为真切动人。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