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傅乐焕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傅乐焕

223 傅乐焕1913—1966

中国当代民族史学家,字彬甫,山东省聊城市人。1925年入济南市山东省立第一中学,1928年入青岛市山东大学预科,毕业后任省河务局分防员。1930年经其叔傅斯年介绍,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书记员。1932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1936年毕业后又回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任职,在图书馆从事资料工作,1942年升为助理研究员,1945年升为副研究员。1947年去英国在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深造,1950年以 《捺钵与斡鲁朵》一书获博士学位。1951年在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任研究员,1952年以著名辽金史专家调至中央民族学院研究部任研究员。1953年赴内蒙古和黑龙江省达斡尔族聚居区从事民族识别调查研究。1956年创办历史系任教授、副系主任兼民族史教研室主任。1958年至1962年参加全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任辽宁组主管业务副组长,参与主持对满族、锡伯族、朝鲜族的调查研究。1960年起参加《辞海》民族分册的编写和标点二十四史的工作,初点部分《金史》。1962年领衔接受《中国历史地图集》东北图幅编绘任务,作了奠基工作。多年来在《史料学》、《东北民族史》、《辽金史》教学中和历史研究中,坚持马列主义理论与科研实践的有机结合,重视文献资料的考证和社会调查与考古资料的运用,治学严谨,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对民族史学多有贡献。1966年5月23日受迫害去世,1978年对其爱国主义精神与学术建树作出了公正评价。主要著述有《宋人使辽语录行程考》 (1936)、《辽代四时捺钵考》(1942)、《捺钵与斡鲁朵》(1950)、《关于达呼尔的民族成分和识别问题》 (1956)、《关于清代满族的几个问题》(1962)、《辽史丛考》 (1984) 等。

☚ 金毓黻   冯家昇 ☛

傅乐焕1913—1966

现代民族史学家。山东聊城人。汉族。早年在济南市读书,1932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1936年毕业后,被推荐到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从事辽、金、元历史研究,尤着力辽史。1947年,入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深造,获博士学位。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毅然返回祖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先在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任研究员,后调至中央民族学院任教授、历史系副主任等。1966年5月,在“文化大革命”即将开始之际,因惧怕受冲击,投水自杀。为人谦和,治学严谨。1942年发表《辽代四时捺钵考》长篇论文,以辽帝春水、秋山等为线索,对涉及的主要地名和四时捺钵制度进行了全面考察,论证详实,对了解辽朝的疆域和地理及这一时期契丹族的政治制度,极有参考价值,受到学术界重视,因获中央研究院的杨铨奖金。《捺钵与斡鲁朵》一书,是他在英国写作的博士学位论文。《关于达呼尔族的民族成分识别问题》、《关于清代满族的几个问题》等论文,是他50年代参加满族、达斡尔族的民族识别和社会历史调查后所撰,代表了他后期的学术成就。此外,今出版的《满族简史》一书,初稿是他生前通篡定稿。1984年,中华书局将其主要论文汇为《辽史丛考》一书出版。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3:1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