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偷吃人参果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偷吃人参果

偷吃人参果

偷盗,历来被法律和道德谴责为恶德败行,但当它被反映到文艺作品里的时候,有可能经过作家特殊的艺术处理,渗透了肯定性的评价,从而具备了审美价值。《西游记》中孙悟空大闹天宫时的偷仙桃、盗御酒、窃灵丹等故事,大抵就是这种特例,而第二十四回中的“偷吃人参果”更是一个出色的显例。
偷盗的“贼头”,当然是悟空。但作者并没有直接写悟空发现人参果而大吃特吃,而是精心构思,欲擒故纵,由远及近,娓娓道来。读者初感“偷吃”事件纯属阴错阳差,细细体会,才会觉得实乃出自必然。
作者刚开始讲故事,就端出了人参果。花了不少篇幅介绍了人参果的来历、成长过程、稀少的产量和婴孩似的形状,特别突出了它的价值: “人若有缘,得那果子闻了一闻,就活了三百六十岁;吃一个就活了四万七千年。”多么珍贵的绝世“异宝”,实在不亚于王母蟠桃园中的仙桃! 作者这些夸张性的描写,把人参果大大渲染了一番,造成了读者强烈的印象。随之,故事情节就围绕着人参果自然而然地展开了。
人参果的主人——“五庄观”观主镇元子,这是一位连观音都要让他三分的“地仙之祖”,本领远在悟空之上。他如在观中,则悟空要“偷吃”,是根本办不到的。作者写他在唐僧师徒到达五庄观前,就应元始天尊之邀,上天“听道”去了。这样,恰好为悟空偷人参果,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唐僧师徒来到五庄观,道童清风、明月奉师命负责接待。镇元子曾嘱两道童以人参果款待唐僧。正在唐僧将悟空遣去放马,命沙僧看守行李,令八戒借锅做饭时,清风、明月献上了人参果。但唐僧肉眼凡胎,看到“人参果”活象“三朝未满的孩童”,吓得绝不敢吃。清风、明月乐得拿回自己 “道房” 享用。情节直到这里,读者还看不到人参果与悟空们有什么瓜葛。不料,作者文笔一转,写八戒做饭的 “厨房”正与 “道房”紧挨,道童们的议论、动静,均被八戒窃听仔细,于是急忙告诉悟空,悟空遂搞出了一系列偷人参果的活动。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以一连串的偶然的 “巧合”来一步步导演出那最终必然的“偷盗”。倘若人参果不是那么神妙,大抵是不会引起悟空的兴趣的;倘若镇元子现在观中,即使悟空想“偷”,也绝难得手; 倘若唐僧不遣开悟空、八戒、沙僧,那么人参果早就“露面”了,即使唐僧不吃,悟空等当然不会放过,于是也无须去“偷”;倘若唐僧吃了人参果,清风和明月就落不到享用,也就不会让八戒 “窃听”到任何情况; 倘若“厨房”不紧挨“道房”,即使清风、明月堂而皇之地大吃其人参果,八戒也根本不会知道; 倘若八戒不作“媒介”,那一切事情也就不会发生了。一个个“偶然”最终导向了 “必然”,可见作者在生活的启示下,是运用着情节艺术辩证法的。
在这个片断中,悟空和八戒的形象是相当鲜明的。
对于悟空,作者通过 “偷人参果”这一典型事件,来刻划他机敏多智的“善偷”本领。这不好写。因为读者对悟空的 “搅乱蟠桃会”,早就了如指掌。如果偷人参果写得与 “搅乱蟠桃会”雷同,让人 “似曾相识”,一定会大大降低读者的兴味。作者别出心裁地赋予了人参果以 “遇金而落,遇木而枯,遇水而化,遇火而焦,遇土而入”的特性,在描写悟空 “偷”的过程中,插进了一段妙趣横生的 “审问”土地,作者笔下的悟空随机应变,不耻下问,听从土地的 “指点”,由 “不知”到 “知之”,终于获得成功。这场“偷窃”事件的来龙去脉,既跌宕有致,又合情合理,使读者感到真实可信。特别有趣的是,悟空这番“偷盗”,没有象偷仙桃时大吃特吃,而是规规矩矩地“偷”出三个与八戒、沙僧分享。这些事件描写上的差异,使前后两次 “偷盗”,判然有别,相映成趣。
对于八戒,作者则是通过“吃人参果”这一富有代表性的细节。来突出他“贪吃”的特征的。请看作者那极其生动的描写:
那八戒食肠大,口又大,一则是听见童子吃时,便觉得馋虫拱动,却才见了果子,张开口,毂辘的囫囵吞咽下肚,却白着眼胡赖,向行者、沙僧道: “你两个吃的是甚么?”沙僧道: “人参果”。八戒道: “甚么味道?”行者道: “悟净,不要睬他!你倒先吃了,又来问谁?”八戒道:“哥哥吃的忙了些,不象你们细嚼细咽,尝出些滋味。我也不知有核无核,就吞下去了。哥啊,为人为彻;已经调动我这馋虫,再去弄个儿来,老猪细细的吃吃。”这里活画出猪八戒这个饕餮之徒的滑稽可笑的形象。那狼吞虎咽的食态确实是猪八戒特有的。读到这里,读者不难深味“猪八戒吃人参果——食而不知其味”这句歇后语,对于形容生活中那批‘老饕”们的妙处。作者这种细节描写的功夫,实在可以和任何一位高明的漫画家媲美!
“偷吃人参果”这一片断充满了诙谐幽默的气氛。作者那支生花妙笔,把悟空和八戒这些“偷盗者”变得“美”了,这难道不是艺术的真实吗?

☚ 大闹五庄观   三打白骨精 ☛
0000874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7:3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