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偶戏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偶戏 偶戏木偶戏。又称木头人戏、傀儡戏。据唐段安节《乐府杂录》云,始于汉高祖时。三国时马钧曾制作木偶,属杂耍百戏演技。唐代封演《封氏闻见录》载:唐大历年间,有人“刻木为尉迟鄂公、突厮斗将之戏,机关动作,不异于生。”可见木偶的关节已能模仿生人活动,动作灵巧。宋代起已出现杖头傀儡、悬丝傀儡等,牵引长索或架高控制木偶的动作,后渐渐形成提线木偶、杖头木偶、布袋木偶、铁丝木偶等不同品种,木偶的形体和操纵表演各有特色。元明起,木偶戏的演出渐有了专门的舞台,如清顾禄《清嘉录》:“围布作房,支以一本,五指运三寸傀儡。余鼓喧嗔,词白则用叫嗓子。均一人为之,俗呼木头人戏。”得其演出之大概。但当时以其“本为丧家乐也”(宋庄季裕《鸡肋编》)。《金瓶梅》中多次写及偶戏,从中也可看到通常在祭奠伴灵场合演出。如第六十五回: “晚夕,乔大户娘子与众伙计娘子与月娘等伴宿,在灵前看偶戏。”第五十九回,官哥死时,也曾“叫了一起提偶的”,在祭奠官哥时演出。 ☚ 隔肚穿线 提偶 ☛ 偶戏ǒuxì〈名〉木偶戏。 偶戏ǒuxì〈名〉木偶戏。 偶戏〈名〉(1)木偶戏。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