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人血浆
健康人血浆(human normal plasma),亦称正常人血浆,是抗凝血用离心、沉降等方法除去有形成分而得,其有效成分为血浆蛋白,主要用于抗休克;新鲜血浆也可用于治疗某些出血性疾病。为了便于运输和避免染菌,发展了冷冻真空干燥血浆(简称冻干血浆)。40年代后期以来,血浆渐被血浆蛋白成分制剂所代替;现在欧美各国已很少使用普通血浆,仍使用一定数量的新鲜血浆,不是用于抗休克,而是用于给病人补充某些血浆蛋白成分,特别是凝血因子。50年代初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开始制造,50年代末才由各生物制品研究所和中心血站成批地生产。
血浆的种类 按WHO《要求》,血浆分为以下几类:
新鲜健康人血浆
(1) 液体新鲜血浆: 简称鲜浆,系血采出后6小时内分离出的血浆,保存于液体状态。这种血浆只能在需要时临时制备,当天用完。
(2)冰冻新鲜血浆: 冰冻新鲜血浆,简称鲜冻浆,系鲜浆在血采出后6小时内在-40℃以下迅速冻结的血浆,保存于-20℃(最好-30℃)以下,自采血之日算起,效期一年。临用前在30~37℃融化,一次用完。
(3)真空冷冻干燥新鲜血浆:真空冷冻干燥新鲜血浆,简称鲜干浆,系鲜冻浆在冻结状态下真空升华而成,可保存于室温或2~8℃,自采血之日算起,效期3~5年。
鲜冻浆及鲜干浆,在冻结、冻干、保存及再融化或溶解的过程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一些活性成分及不稳定成分或多或少地有一定变化和损失,故不能认为与鲜浆完全相同。
普通健康人血浆
普通健康人血浆也可制成液体、冰冻或冻干血浆,与鲜浆不同之处在于从采血到制成的时间超过6小时,但不得超过全血的保存期。因所含活性成分多已失效,只能用作血容扩张剂,不能用于治疗凝血障碍。普通血浆的贮存方法与效期与鲜浆相同。
特异免疫人血浆 特异免疫血浆系采自血中含有某种抗体并且滴度达到一定水平的供者,其他性质与普通血浆相同,主要用作制造特异免疫球蛋白的原料。有些免疫血浆也可直接给病人输注,例如我国卫生部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抗绿脓杆菌免疫血浆,可用于防治大面积烧伤后的绿脓菌脓毒血症。
回收血浆
(1)冷沉淀上清血浆: 又称去冷沉淀血浆。这种血浆是鲜浆用于分离制备冷沉淀后余下的血浆部分,主要用作血浆蛋白分离的原料; 如果在分离冷沉淀时系采用密闭系统,操作严格,能保证不发生污染,也可用于制造冻浆或冻干浆。这种血浆约失去原血浆中所含纤原的50%和凝血因子Ⅷ的75%及少量的冷沉淀球蛋白,故不能用于纠正凝血障碍,但用于扩张血容量其作用与正常血浆相同,而且由于纤原含量低,粘度较小,稳定性较好。
(2) 过期回收血浆: 血库保存的全血,过全血保存期不超过5天,分离出的血浆为过期回收血浆,不能直接给病人输用,只能作为血浆蛋白分离的原料。血浆不得加防腐剂,须保存于10℃以下,长期贮存须保存-20℃以下。
富血小板血浆(见“人血制剂”条)
血浆的分批 输全血如血型不合会引起危险的溶血反应。输血浆,则因输进后在体内被稀释,即使血型不合也不致引起明显的反应,但如输量过大或血浆中的血型抗体滴度特别高,也可引起反应。为了避免这种反应,过去曾采用将几百份血型不同的供者血浆大批混合的办法,以使血型抗体与抗原相中和。但大批混合大大增加了血浆传播病毒性肝炎的机会,故这种办法已被废止。目前血浆的分批有三种办法:
❶单供者血浆: 每个供者的血浆作一瓶,不混合;
❷双供者血浆: 两个血型相反的供者血浆配对混合(A型与B型,AB型与O型);
❸小批混合: 多个血型不同的供者血浆按比例配合,混为一小批,根据WHO《要求》,每批不得超过供者10人。单供者血浆应配型使用,双供者及小批混合血浆可不配型。我国血库生产冻浆多采取单供者制,生产成批的冻干血浆则采取双供者制。
血浆的质量要求
血浆须采自符合全国统一的健康标准的供者。采血、分离血浆所用的一切与血接触的容器和材料均须洁净、无菌、无热原;操作须采用密闭系统和严格的无菌操作; 分出的血浆须保存于2~10℃。如制造冰冻或冻干血浆,须尽快于-20℃以下冻结并保存于-20℃(最好-30℃)以下。
冻干血浆须符合以下要求:
❶水分含量不超过1%;
❷在20~30℃加水溶解,10分钟内应溶解完全,成为黄色微混的液体,不应含有不溶物;
❸pH7.0~8.0;
❹无菌试验证明无菌;
❺乙肝表面抗原阴性;
❻我国对冻干血浆还规定要进行“保存质量试验”并达到规定的要求。
成批生产的冻浆或干浆,每批常达几百瓶或上千瓶,只能抽样检定。因此,为保证质量必需强调“质量保证”所采取的各项办法。建立GMP(优质产品规范)是十分必要的。
临床应用
(1) 扩张血容量: 主要用于防止和控制创伤休克。一般采用静脉点滴,剂量大小和输注速率视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
(2) 补充血浆蛋白: 主要用于有大量血浆蛋白流失而无贫血症状的病例。
(3) 纠正凝血障碍: 这类病例应针对病因 (缺乏何种凝血因子)选择相应的制剂进行治疗,只有当严重出血需要抢救而不能等待确诊时才应先输给新鲜全血或血浆;不应使用普通血浆。
副作用
(1) 传播病毒性肝炎。
(2) 给血容量正常或接近正常的病人输血浆,如输入速率过快或输量太大,可引起血容超负荷,导致心衰。
(3) 可能引起过敏或变态反应,反复多次输用更易发生。
(4) 输量太大可引起“枸橼酸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