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光显微镜术
自然界一些物质具有偏振光的性质,即能将通过它们的单一方向的光线,按一定角度偏振为双折射光(即偏振光)。偏光显微镜即利用这一现象而设计的,用以检查这些具有光双折射性质或偏振光性质的物质。它的结构原理主要是在普通显微镜标本载物台的上下两侧,加装两个可沿光轴转动的偏光镜片(上面的又称分析镜片)。载物台也可作360°的转动。当光波通过偏光镜片时,即沿光轴振动,折射为偏离中心的两个方向的光波。其中一个偏离的光波被吸收,剩下的一个光波沿轴向通过,这就是所谓的偏振光。当所检查的透光物质具有偏光或双折射的性质时,就能在适当旋转偏光镜片(分析镜片)或旋转载物台到一定的相对角度位置时,使透光物质所通过的偏光能够通过接目镜的分析镜片,造成标本中透光物质明亮和有色彩,而其他背景介质部分则因光线不能通过而呈黑暗的效果。
偏光显微镜术就是利用这种效果来观察具有双折射或偏振光性质的物质。它也能以特定光谱的光源及旋转的相对角度大小和光谱折射的不同色彩,来鉴定所检查的物体是何种物质。
偏振光的产生主要是由偏光物质的分子、离子以及化学链的排列密度和方向的特异而决定的。例如将透明的塑料材料或玻璃物质用力牵扯或扭转,也能产生偏光作用。自然界具有偏振光性质的物质很多,许多结晶物质,如痛风结节中的尿酸盐结晶,人体组织内的弹力纤维、胶原纤维、肌纤维、染色体和淀粉样原纤维等,都可借偏光显微镜术定性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