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假皇帝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假皇帝谓汉王莽摄政事。《汉书·王莽传》载,汉平帝元始后,外戚王莽执政。帝死,王莽居摄朝政,祭祝朝会自称假皇帝,臣民称之为摄皇帝。按,假即暂代之意。 假皇帝 假皇帝西汉末,皇帝幼小不能主政,王莽代为主政称假皇帝。《资治通鉴·汉纪·王莽居摄元年 (公元6年)》: “群臣复白: ‘刘崇等谋逆者,以莽权轻也; 宜尊重以填海内。’ 五月,甲辰,太后诏莽朝见太后称 ‘假皇帝。’” ☚ 假司马 假左丞相 ☛ 假皇帝 假皇帝西汉末外戚王莽逼迫皇太后允许他摄政、称“假皇帝” 的历史事件。王莽 (前45—23),汉元帝王皇后之侄。西汉末年,朝廷政治腐败,外戚王氏倚仗东宫之重干预朝政,逐渐获取朝廷实权。至孝成皇帝时,王太后父兄之中,除王莽之父王曼因早卒未得封侯外,其余皆已封侯,在姑母王太后和叔父王商的推荐下,永始元年 (前16),王莽得封新都侯并任光禄大夫侍中。绥和元年 (前8),为大司马。从此,王莽在其四位叔父之后,成为西汉朝廷的权臣,控制朝政。为了巩固他在朝廷的地位,王莽招贤纳士,克己节俭,施舍财物,铁面无私,以得人心。他还内谀太后,精心侍奉诸位叔父,以赢得信任。后来,他又以女儿嫁平帝为后,以重东宫之权。经过多年苦心经营,王莽逐渐赢得王太后的信任和群臣的赞誉。元始元年,他以“定国安天下之大功” (汉书·王莽传上》),得封“安汉公”。他的党羽门吏已经遍布朝廷内外,从而使他完全控制朝政大权,开始觊觎汉室皇位。元始五年 (5) 十二月,他毒死汉平帝。因平帝无嗣、元帝世绝,按照汉朝惯例,应从汉宣帝的曾孙中选择胜任者为帝。宣帝共有曾孙数十人,其中为王者五人、为列侯者四十八人。但是,大司马大将军王莽惧其年长不听话,以卜相最吉为名,选其中最年幼的、年仅两岁的广戚侯子婴为太子。是月,王莽又暗中策划,使人埋“告安汉公莽为皇帝” 的丹石符书于地下,然后,使人浚井得书,矫为天命,唆使群臣上书,请求皇太后准许王莽为帝。皇太后被逼无奈,同意让王莽摄政,代行皇帝,称“假皇帝”(同上),民臣皆称之为“摄皇帝”。明年,王莽改元为居摄元年。8年,王莽终于取刘氏而代之,废黜孺子婴,称真皇帝,建立新朝。从此,西汉灭亡。 ☚ 王氏五侯 挟天子以令诸侯 ☛ 假皇帝jiǎ huáng dì即代行皇帝职权。王莽称帝前夕祭群神和朝见太后时称"假皇帝"。《汉书·王莽传上》:"居摄元年......太后诏莽朝见。称假皇帝。奏言太皇太后,孝平太后,皆称假皇帝。"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