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师戏
古代杂技的一种,即木偶。据传周穆王时有一巧匠,名偃师,所制木人能歌善舞, 故后人称木偶为偃师戏。但木偶作为杂技表演,先秦尚无。汉代长安始有木偶戏,称舞偶人、傀儡子。后人认为木偶戏起于汉高祖时,宋人顾大昌曰:“傀儡子起于汉祖平城之围。陈平造木偶人,运机关舞埤间,阏氏望见,谓是生人,虑冒顿必纳之,遂退军。”木偶戏用于娱乐表演的确切记载,始见于贾谊《新书》,其中云时俗戏曰:“舞者蹈者时作,少间击鼓,舞其偶人。”注曰:“此即偃师戏也。”西汉长安的木偶戏流行于街巷闾里, 用于丧葬之乐。东汉以后,才逐渐用于喜庆之乐。《后汉书·五行志》注引《风俗通》:“时京师宾婚嘉会,皆作魁𣠠。洒酣之后,继以挽歌。魁𣠠,丧家之乐,挽歌执绋相偶和之者。”此后,木偶戏一直流传于各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