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倾杯乐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倾杯乐 倾杯乐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又名《倾杯》、《古倾杯》。其辞最初为唐太宗命长孙无忌作。唐玄宗时配合于马舞。唐宣宗另制《新倾杯乐》,则已非旧曲。敦煌写本《云谣集杂曲子》有此调二首,一百零九字与一百十字,仄韵。柳永《乐章集》载八首,有七种不同句法,五种不同宫调,双调一百零四字至一百十六字不等,皆仄韵。 ☚ 西吴曲 尉迟杯 ☛ 倾杯乐 倾杯乐摘自唐教坊大曲《倾杯》,用作词调。又名《古倾杯》、《倾杯》。“倾杯”为进酒之动作,此曲或源于舞席间所歌劝酒之词。北周时已有六言之《倾杯曲》,《隋书·音乐志》载:牛弘改周乐之声,“献奠登歌六言,象《倾杯曲》”。至唐初形成大曲,用龟兹乐,如许敬宗《上恩光曲歌词启》所云:“窃寻乐府雅歌,多皆不用六言,近代有《三台》、《倾杯乐》等艳曲之例,始用六言。”太宗曾诏命长孙无忌等制词。玄宗曾用以配合马舞,有数十曲之多。近人冒广生谓张说《舞马词》六首,皆六言,即用玄宗时之《倾杯乐》曲调(《倾杯考》)。可见此曲之齐言体唐代颇为盛行。唐南卓《羯鼓录》载《倾杯乐》,属太簇商。其杂言体,首见敦煌曲《云谣集杂曲子》,任二北谓乃摘自大曲中美听之联片而成。此调二首,字句颇相异,无从辨体,或阑入衬字之故。宋时已演为慢词,以柳永所作为多,共有八首,而体制各异,宫调不同,《乐章集》分别入大石调(黄钟商)、黄钟调(无射羽)、仙吕宫(夷则宫)、林钟商(夷则商)等。《词律》卷七列柳永等八体。《词谱》卷三二列其“楼锁轻烟”一首为正体,双调,一百零四字,上片十句四仄韵,下片十一句五仄韵。又列别体九种,其中张先“飞云过尽”一体,一百零七字,上片十三句四仄韵,下片九句六仄韵,句韵与柳词诸体不同。 ☚ 倾杯令 倾杯近 ☛ 倾杯乐不合理的婚姻制度是造成家庭悲剧的社会原因。封建社会里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长期束缚婚姻自主的沉重枷锁。但是,有压迫就有反抗,面对严酷的封建礼教,妇女们为了摆脱被摧残被遗弃的悲惨地位,追求爱情坚贞、家庭幸福的斗争便成为敦煌曲辞中常见的主题。这首词就是写反对包办婚姻的。词中的女主人自道生平,从“忆昔笄年”叙起,止于怀疑求名宦之非宜。 全词用一 “忆”字领起,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倾诉对包办婚姻的不满。 上篇有两层意思。先写闺中生活,次写被良“媒欺”骗。“忆昔笄年,未省离合,生长深闺院。”笄年,谓女子许嫁之年。《礼记·内则》: “女子……十有五年而垂。”郑玄注:“谓应年许嫁者。女子许嫁,垂而字之,其未许嫁,二十则笄。”笄,簪子,古代用以别住挽起的头发。未省离合,即还不理解人生的悲欢离合。这三句是回忆许嫁时,年龄还小,又生于深闺,很幼稚,不懂人生,为下面写被骗埋下伏笔。“闲凭着绣床,时拈金针。”凭,靠。时,时常,常常。这二句写闺中闲居,常作针线活。“拟貌舞凤飞鸾,对妆台重整娇姿面。”貌,容貌。重,再。这二句写因有绣针之劳,晨妆已残,重行整妆。“知身貌算料,岂教人见。”身貌,体态容貌。算料,计料,估计。这二句写体貌不愿被人看见。“又被良媒,苦出言词相诱衒。”苦,有耐心地,尽力地。相,偏指一方,具有称代作用,称代第一人称 (我)宾语。“相诱衒”,即诱衒我。《孔雀东南飞》: “及时相遣归”。“相遣”,即遣我。贺知章《回乡偶书》:“儿童相见不相识。”“相见不相识”,即看见我而不认识我。诱,诱骗,用巧言虚辞炫惑人。这二句用一“又”字与开头三句相呼应,写被良媒用尽花言巧语所诱骗。这是对媒人的谴责,也是对媒妁婚姻的控诉。 下篇包含三层意思。先写女主人公的良好愿望;继写被父母包办,嫁给了狂夫;再写对求名宦的怀疑。“每道说水际鸳鸯,惟指梁间双燕”二句的意思是:常听人说鸳鸯可羡,实未尽然,真可羡者惟梁间双燕,因为梁燕既有双飞之乐,又无风波之险,鸳鸯虽贵重,正如: “朝要荣华”,却有风险。“被父母将儿匹配,便认多生宿姻眷。”多生,犹言三生,谓前生、今生、来生。宿姻眷,前生命定之姻缘。宿,指过去世。佛教认为现世的遭遇,都是宿缘造成的。世间男女已成之婚配,皆前生注定,今生惟有服从,不能反抗。“被父母”句说明是“三从”内之“在家从父”。儒教强迫妇女遵守“三从四德”。这二句谓被父母匹配,便认作是前生命定,世代匹配之好姻缘。表达出女主人公悔受父母之欺及宿缘迷信之误的悲愤,也暴露了唐代儒佛二教对人民的毒害。“一旦娉得狂夫,攻书业抛妾求名宦”。娉,嫁。狂夫,狂放无守之人。卢纶《妾薄命》诗:“妾年初二八,两度嫁狂夫。”攻书业,刻苦读书。名宦,声名与官宦。在封建社会里,男子深受儒家“学而优则仕”流毒影响,功名欲很强,往往立志求之。“为觅封侯酬壮志” ( 《破阵子》)、“都缘名利觅封侯” (《五更转》)、“一朝肥马衣轻裘,富贵荣华万物有”(《十二时》) 等,皆“求名宦”之思想。为 “求名宦”,则 “抛人年月深”(《五更转》)。这两句是说,一旦嫁给轻狂丈夫后,他却远游不归,抛下我去“求名宦”。“纵然选得,一时朝要,荣华争稳便。”选,选官。朝要,在朝大官。争,怎。稳便,请便,稳当。这二句的意思是,即使选为一时之在朝大官,得到富贵荣华,怕也不稳当。为求稳便,宁顺应宿因,糟糠偕老,而舍名弃宦,避朝要荣华。这是对公卿的藐视,对真实人生的憧憬。这首词善于铺叙,即事言情。作品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把自己的年幼无知、体态容貌、良好愿望、直到被媒妁与父母所欺、宿缘迷信所误、狂夫远游不归和自己不胜孤独,都原原本本地叙述出来,像自传一样。这简直是一首叙事词。叙事诗以前有,叙事词,却前所未有。叙事诗是民间文学的一种特色,我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叙事诗《孔雀东南飞》、《木兰辞》都出自民间。这首词所运用的艺术手法,就很可能从民间诗中得到启示。后来柳永继承了这种艺术手法,遂能流行于民间,“传播四方”(吴曾 《能改斋漫录》卷十六),“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叶梦得 《避暑录话》卷下)。 倾杯乐这首词的内容是极力描绘一个少女的倾城倾国之美及其以此甚自得的神情。上片首句便点明了这两个方面。窈窕,美好的样子。逶迤,举止有度,自以为得意的样子。二、三两句,又以夸张的手法,交代了这个女子的体态容貌均超出众人之上,即使是倾国美人也比不上她。这一起三句,入手擒题,笼罩着全篇,为以下就这两方面进一步地加以描写铺平了道路。 “浑身挂绮罗装束,未省从天得知”两句,是说全身穿着绮罗做的衣服,未知能从天上来否。这样的衣服应是从“天上化下来,人间实难得”(见顾况《李供奉箜篌歌》)。这是极力描写服装的精美。词里的二八娇娘,并不奉行 “若将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她深知天生的丽质并不能代替后天的妆扮。为了使自己的体貌更加具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魅力,很讲究穿着。“脸如花自然多娇媚,翠柳画蛾眉,横波如同秋水”三句,是说面容如花,娇美出自天然,眉如柳叶,眼如秋水。这是写天生丽质。“裙生石榴,血染罗衫子”二句与 “浑身挂绮罗”相应,进一步描写服装的精美,着重写花色。“裙生”句写花纹的逼真,“血染”句写色彩的鲜艳。 下片的首句描述少女的娇柔,抚媚,她不但姿质容貌美,而且语言轻柔,好像《少年维特之烦恼》里的夏绿蒂、《茵梦湖》中的伊利白那样温柔多情,贤慧善良。这是写少女内在的丽质。“玉钗缀素绾乌云髻”一句,继续写梳妆打扮,着重写发式和首饰。缀,点缀,装饰。素绾,不加装饰的发髻儿。素,不加装饰。绾,发髻儿。张炎 《甘卅·为小玉梅赋》: “一串歌珠清润,绾结玉连不。”这句是说,玉钗侧缀于乌黑的发髻之上。“年 二八”两句,写百无聊赖的闺中生活。二八,即十六岁。锁,封闭,禁锢。香闺,女子内室。引,逗引。儿,小犬。少女正二八妙龄,人处深闺,生活空虚,精神无所寄托,只好逗着小狗、鹦鹉消遣。这说明少女情窦已开,春心已动,不甘独守闺房,为下文写思嫁埋下伏笔。“十指”二句是说,手指洁白细长,肌肤洁白细腻,于轻罗裳中隐隐透现。这是体态美的进一步描写。最后两句,“堪娉与公子王孙,五陵年少风流婿”。堪,可以,能够。五陵年少,即五陵少年,借指贵家少年。唐玄宗时,五陵是豪族名门聚居和寻欢逐乐的场所。这两句写二八佳人自得的神情。她“天生丽质难自弃”(白居易《长恨歌》),“不娉凡夫” ( 《内家娇》),自以为可以与公子王孙、贵家少年匹配。“堪娉”的 “堪”字,将洋洋自得的神情活灵活现地表现了出来。 这首词运用铺叙的手法,刻画人物的容貌、体态、神态和心情,自然流转,形象鲜明,具有民间诗歌的通俗性。 倾杯乐 倾杯乐唐代乐曲。崔令钦《教坊记》列有其名。许敬宗《上恩光曲歌辞启》:“近代有《三台》、《倾杯乐》等艳曲之例,始用六言。”将它列入艳曲。属中吕商,即商调。据胡震亨《唐音癸签》,为*裴神符所作。敦煌卷子谱有《倾杯乐》。《新唐书·礼乐志》载,玄宗曾使马舞《倾杯乐》数十曲。 ☚ 还京乐 新倾杯乐 ☛ 倾杯乐 倾杯乐唐代乐曲。崔令钦《教坊记》列有其名。许敬宗《上恩光曲歌辞启》:“近代有《三台》、《倾杯乐》等艳曲之例,始用六言。”将它列入艳曲。属中吕商,即商调。据胡震亨《唐音癸签》,为*裴神符所作。敦煌卷子谱有《倾杯乐》。《新唐书·礼乐志》载,玄宗曾使马舞《倾杯乐》数十曲。 ☚ 还京乐 新倾杯乐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