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修辞格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修辞格

简称辞格,又称语格、辞式、修辞格式、修辞方式、 辞藻。 指积极修辞的各种格式。 它是在语言活动中长期形成的、 具有特定表达作用和特定表达形式的特殊的修辞方式。 如 “比喻”、 “夸张”、 “借代”、“对偶”、 “引用”、 “顶针”。 关于修辞格的分类, 还存在分歧。 唐钺 《修辞格》分为5类27格, 陈望道 《修辞学发凡》 分为4类38格, 张弓 《现代汉语修辞学》分为3类24格。


《修辞格》

修辞书。唐钺著, 商务印书馆1923年出版。 作者参照英国纳斯菲尔德的 《高级英文作文学》 和佛纳尔德的 《表情英语》 写成。 除 “绪论” 和“结语” 外, 全书共分5章, 分别论述了根于比较的、根于联想的、 根于想象的、 根于曲折的、 根于重复的5类27种修辞格。该书最早对辞格作了系统分类,对后世的修辞格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

修辞格

修辞格

即“辞格”,见该条。

☚ 辞格   比喻格 ☛
修辞格

修辞格

同“辞格”条。

☚ 辞格   兴 ☛

修辞格

即“辞格”。

修辞格

修辞格xiucige

又称辞格。是为了使语言增强表达效果而运用的一些修饰描摹的特殊方法。
修辞格是修辞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修辞学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在修辞学的研究中,既不能以修辞格排斥或取代其他修辞现象、修辞方法的探讨,也不能忽视修辞格在修辞学中的地位。
各种辞格都有一定的格式,有区别于别种辞格的本质特征,有各自的修辞作用和运用原则。比如“拟人”(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拈连”(如“午睡醒来愁未醒。”)、“移就”(如“醉鞍谁与共联翩。”)虽然都属于词语移用,即把适用于甲事物的词语移用于乙事物,但它们在内容、结构和修辞效果上都各有特点(参见“拟人”、“拈连”、“移就”各条)。
修辞格是在长期的语言发展史中逐渐形成和完备起来的。早在先秦时代,就已经有辞格论的萌芽了。两汉时代,有人对《诗经》中赋、比、兴作过论述,也曾对《春秋》、《楚辞》中的一些修辞现象有过一些争论。虽然当时是从文学角度去分析的,但在具体分析中,多有涉及修辞方法(比如“比喻”、“讳饰”等)的地方。东汉王充的《论衡》,在批评“夸饰失实”的同时,也为一些夸张的现象作过辩解,这至少可以证明夸张这种修辞格的出现和所起的作用,在当时已不容忽视。南北朝时,刘勰的《文心雕龙》,有不少关于修辞格的专论,例如《比兴》篇论及“比喻”,《夸饰》篇谈到“夸张”,《明诗》篇讲到“离合”(即“析字”),《声律》篇提到“吃文”(即“飞白”),《物色》篇论述了“摹状”和“复叠”,《丽辞》篇探讨了“对偶”,《事类》篇专论“引用”。在宋元诗话、笔记之类的著述中,所论及的辞格已有30多种。南宋陈骙的《文则》,对今天修辞学中所列的辞格,诸如比喻、引用、仿拟、析字、复叠、节缩、省略、层递、错综、倒装等都分别作了分析。“五四”以后,辞格理论有了更快的发展。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列举了38种辞格,建立起一个系统的辞格系统。近年来,不少修辞学著作对修辞格又有新的更深入的探讨,对原有的一些辞格的定义、构成方式、修辞作用和辞格之间的异同关系,阐述得更加严密、周详。而且一些新的辞格正逐渐被发掘和整理出来。

☚ 修辞   积极修辞 ☛
修辞格

修辞格Xiucige

在修辞上具有特定表达效果的语句结构格式,也称辞格、辞式。汉语修辞格作为一种修辞现象,是较早地引起注意的。中国先秦时代的修辞说中已经有辞格论的萌芽;在西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东汉王充《论衡》、梁刘勰《文心雕龙》及各代文论、诗话、笔记之类的著述中,虽然对修辞格没有独立的研究,但已论及种种对语言进行修饰描摹的特殊方法;南宋陈骙《文则》对多种修辞格进行了分析。第一部系统研究汉语修辞格的著作是唐钺的《修辞格》,1923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修辞格》参考英国学者J·C·讷斯菲尔德的《高中英语作文》(1910),把汉语修辞格分为5类27格。修辞格是在长期运用语言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每一种修辞格都有特殊的表达作用,结构特点和运用原则,如比喻不同于比拟、象征;对偶与对比、排比各有特点。有的修辞格之间能够交互作用,有的修辞格之间具有共同之处,因此可以依据语言结构、表达功能等不同角度对修辞格进行分类。不同语言的修辞格有不同的民族特点,汉语修辞格与汉民族的语言文字、民族文化、社会习俗等密切相关,如析字、回文、顶真等修辞格,都带有明显的汉民族语言文字特点。中国修辞学著作中所列的修辞格往往数量不同、名称不同,修辞格的分类标准也不相同。较有代表性的陈望道《修辞学发凡》分类如下:(甲类)材料上的辞格:譬喻、借代、映衬、摹状、双关、引用、仿拟、拈连、移就; (乙类)意境上的辞格;比拟、讽喻、示现、呼告、夸张、倒反、婉转、避讳、设问、感叹;(丙类)词语上的辞格:析字、藏词、飞白、镶嵌,复叠、节缩、省略、警策、折绕、转类、回文;(丁类)章句上的辞格:反复、对偶、排比、层递、错综、顶真、倒装、跳脱。共4类38格,各格之中又有若干式。修辞格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的逐渐退化,有的在语言运用中产生。每一种修辞格的运用也是富于变化的,在固定的结构形式上可以进行语言艺术的创新。修辞格在修辞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修辞学不是辞格学,不能以修辞格排斥或取代其他修辞现象、修辞方法的研究,修辞格本身的研究也有待深入。在语言的发展、运用中,修辞格和辞格理论研究将更趋完备。

☚ 修辞学   比喻 ☛

修辞格

《修辞格》Xiucige

我国第一部系统地研究汉语修辞格的专著。1923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作者是福建人唐钺。唐钺参考英国学者J. C.讷斯菲尔德的《高中英语作文》,将汉语修辞格分为5类27格,第1类是产生于比较的修辞格,其中有显比、隐比、寓言、相形、反言、阶升、趋下;第2类是产生于联想的修辞格,其中有伴名、类名、迁德;第3类是产生于想象的修辞格,其中有拟人、呼告、想见、扬厉;第4类是产生于婉曲的修辞格,其中有微辞、舛辞、冷语、负辞、诘问、感叹、同辞、婉辞、纡辞;第5类是产生于有意重复的修辞格,其中有反复、俪辞、排句、复字。《修辞格》一书中各种格称均取自中国古代著作中出现过的名称, 它至今仍是学习、研究汉语修辞学的重要参考著作。

☚ 马氏文通   康熙字典 ☛

修辞格

又称“辞格”。为使语言表达生动有力而形成的一些比较固定的修辞格式。如“夸张”、“排比”、“双关”。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7:5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