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信息经济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信息经济学又称“情报经济学”。研究信息的经济现象及其运动变化特征,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信息价值的形成和转移过程以及信息和信息系统的经济功能和经济效益。主要内容有信息的经济作用、成本、价值和经济效果,信息产业结构,信息系统,信息技术,信息经济理论。 信息经济学 信息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又称情报经济学,是研究信息这一特殊商品价值生产、转移、消费以及有关信息系统的经济效益的学科。 ☚ 信息论美学 信息革命 ☛ 信息经济学 信息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又称 “情报经济学”,主要研究信息这一特殊商品的价值生产、转移和消费以及有关信息系统的经济效益问题的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学科。包括经济学、信息学、统计学、经济计量学等学科内容,属于应用经济学的范畴,具有生产力经济学的性质。 ☚ 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 发展经济学 ☛ 信息经济学 信息经济学1.涵义与发展过程 ☚ 信息论美学 信息革命 ☛ 信息经济学Information Economics经济学的分支学科。以经济信息的生产、转让、消费及其经济效益为研究对象。主要内容涉及经济信息的类别,它的生产、功能、经济效益以及信息经济的产生、运动和发展规律。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生产现代化、国际化和电子技术在信息传播中的广泛应用,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和微观经济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显得重要,已成为经济管理的耳目、经济活动的纽带和生产经营的指示器。 信息经济学又称“契约理论”、“机制设计理论”。研究不对称信息下的交易关系和契约安排的经济理论。从本质上讲,信息经济学是不对称信息博弈论在经济学中的应用。两者的区别在于,不对称信息博弈论是方法论导向的,而信息经济学是问题导向的。信息经济学的许多理论是从研究具体的制度安排中独立发展起来的。在信息经济学中,常常将博弈中拥有私人信息的参与者称为“代理人”,不拥有私人信息的参与者称为“委托人”。由此,信息经济学的所有模型都可以在委托人-代理人的框架下分析。委托-代理理论是信息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为信息经济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的经济学家中,获得1996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有英国的米尔利斯(Mirrlees,James A.,1936- )、美国的维克里(Vickrey,William,1914—1996);获得2001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有美国的阿克洛夫(Akerlof, George Arthur,1940— )、斯彭斯(Spence, Michael Andrew, 1943— )、斯蒂格利茨(Stiglitz,Joseph Eugene, 1942— )。 信息经济学 信息经济学Information Economics研究信息这一特殊商品的价值生产、转移和消费,以及有关信息系统的经济效益问题的学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导致社会信息总量的激增和信息传递手段的不断更新。信息对经济决策、经济发展速度、金融和商业、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等作用越来越大。信息与物质(材料)、能量(能源)被称为构成社会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信息成为比物质与能量更高一级的资源。五十年代,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勒和日本学者宫泽的著作,为信息经济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到70年代以后,这门学说受到了越来越大的重视。 ☚ 结构经济学 生态经济学 ☛ 信息经济学 信息经济学60年代兴起的一门新的经济学科。狭义上讲,信息经济学是研究与处理信息过程相关联的经济活动的经济理论。广义上讲,信息经济学是一种经济学上的统一理论,或是一种新的社会经济学。信息经济学是以计算机、微电子等高技术为重要标志的新产业革命和经济学理论发展的自身逻辑密切相关的。这后两者,不仅成为信息经济学产生与发展的重要背景和动力,而且也构成了信息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并深刻规定了信息经济学发展的理论道路。新的产业革命使社会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信息经济成为社会的一种主要经济活动,知识、信息部门正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经济建制。这就使得信息经济学的建立成为可能。自50年代开始,信息经济学在信息的经济价值与特征(知识或信息价值论),信息与市场、组织的关系(交易费用与权力理论),信息与经济中的不确定性(风险与对策理论)等领域取得了一定进展。信息是一种有别于物品性商品的特殊商品,所以信息经济规律与传统经济规律存在着本质上的不同。 ☚ 信息经济 信息帝国主义 ☛ 信息经济学 信息经济学研究信息在流通转换中的经济效应规律的新兴边缘科学。它应用计量方法分析信息活动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以及信息与其它经济活动的关系。主要研究以下内容: ☚ 信息化指数 信息基础设施 ☛ 信息经济学 信息经济学以信息与经济发展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信息的存在由来以久,但长期以来,信息并不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信息经济学的产生有其客观条件。首先,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和广泛利用,为信息经济学的产生提供了可能; 其次,情报学的崛起,为建立信息经济学提供了许多技术手段和方法,促进了信息经济学的建立和发展; 再次,在现代科学发展中,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广泛地相互渗透,为信息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信息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有其独特的研究内容: 它研究信息经济学的本质及其特征; 研究信息经济学在现代经济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研究经济信息的收集、加工、传递、贮存、检索、利用等一系列处理的方法; 研究如何有效地开发信息资源、发展信息工业和提高经济信息服务质量问题;研究经济信息系统的建立和经济信息网络的组织,等等。由于信息经济学涉及到许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因此,经济信息学的研究是一种综合性研究。 ☚ 电子计算机软件系统 信息环境学 ☛ 信息经济学/知识经济/不确定性/不确定条件下的选择/彩票/期望效用/风险/风险规避/绝对风险规避测量/相对风险规避测量/确定性等价/风险金/普拉特定理/状态依存效用函数/不确定条件下的一般均衡/有效市场假说/主观概率/贝叶斯定理/先验概率/后验概率/贝叶斯博弈/贝叶斯均衡/信息/知识/完全信息/完美信息/不完全信息/不完美信息/哈萨尼转换/自然/决策结/信息集/共同知识/私人信息/公共信息/非对称信息/一阶信息/二阶信息/不可观测/隐藏信息/隐藏行动/信息决策/最终决策/信息结构/信息的价值/价格分散/寻找/次品市场/逆向选择/信号显示/信息甄别/道德风险/委托人/代理人/委托-代理理论/参与约束/个人理性约束/激励相容/最优契约/合同理论/拍卖/显示原理/机制设计/可置信/长期关系/声誉 ☚ 非关税政策理论 信息经济学 ☛ 信息经济学 信息经济学economics of information信息经济学是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产生的一门经济学分支学科。马尔萨克(Marschak)于1959年发表了《评信息经济学》一文,提出了信息经济学的概念。斯蒂格勒(Stigler)1961年在政治经济学杂志发表的《信息经济学》论文,以及同年维克瑞(Vikrey)在财金杂志上发表的《反投机、拍卖和竞争性密封招标》论文则标志着信息经济学成为主流经济学的内容。1976年,美国经济协会的经济学分类将“不确定性与信息的经济理论”列为条目,与一般均衡理论、福利经济学等并列,这表明信息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分支得到了经济学界的认可。现在,信息经济学已成为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前沿学科和重要的组成部分。 ☚ 信息经济学 知识经济 ☛ 信息经济学 信息经济学研究信息的经济现象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它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信息价值的形成、转移和消费的过程,研究信息和信息系统的经济功能和经济效益,为信息工作提供经济学的理论依据。其主要内容包括: (1) 信息与经济的关系。即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信息技术的发展、完善对社会经济变革的作用; 信息系统的变革所引起的社会变化; 发展信息技术的途径和方法等。(2) 评价信息系统和信息价值的标准和方法。即信息系统的建立与完善; 信息系统的聚散对其价值的影响; 信息系统的社会评价; 定性和定量分析信息的成本、价值及经济效果; 寻求提高信息经济效果的途径和方法等。(3) 信息产业结构。即研究信息产业结构及其发展规律及其对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所发生的影响。(4) 信息经济学的一般理论、马沙克和宫泽于1968年提出的按信息系统对管理决策的理想效益作为评价信息系统标准的原理,奠定了西方信息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即选择最优信息系统必须同时考虑数据收集系统、传输通道和决策规则三种因素。这门学科萌芽于20世纪40年代,发展于50、60年代,成熟于70年代。统计信息论的创始人克劳德·申农早在40年代末就提出按单位时间所传输的最大信息量,把信息系统分成一定等级,他从不肯定性的角度出发,提出用熵来度量信息量。由于他纯粹从通讯的角度考察信息系统,故无法解决经济组织管理信息系统的评价问题。到70年代,美国人霍罗威茨的《信息经济学》、英国人威尔金森的《信息经济学——计算成本和效益的标准》相继问世,特别是形成了以决策效用作为评价信息的理论原则之后,信息经济学才进入成熟期,西方信息经济学以微观经济学的效用原理为依据,重视具体经济单位的效益,这对我国改革企业微观机制具有借鉴的价值。近几年来,我国对信息经济学的研究相当活跃。在介绍国外信息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的同时,我国学者正在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信息经济学理论体系和方法论,并在应用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 比较经济学 家庭经济学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