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靖糯米馓子
湘西土家族、苗族传统食品。相传始于清代嘉庆年间 (1796—1820),以其精细的技艺、独特的风味成为当地人们节日和日常交往相互馈赠的信物,亦被旧时“土司王”列为属于按时定量交纳的贡品。现成为年节喜庆必备的饮食珍品。制法: 精糯米清水浸泡透心,冲洗净,甑蒸熟后,加入精盐适量拌匀,放入圆形木模(直径约10厘米、深2厘米) 内压制成圆饼胚,用食用色素绘上具有民族民间风格的各种花鸟虫鱼或吉祥物图案,晒或烘干后,入烧沸茶籽油锅翻炸,互呈金黄色捞出汤油,即成。风味特色: 色泽金黄,图案稚朴,酥松脆糯,味香可口,放入白糖开水中泡食,更别有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