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保甲选教制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保甲选教制

保甲选教制

宋代乡兵制度。始于神宗熙宁四年 (公元1071年) 用王安石议,行此法。10家为保,保有保长。50家为1大保,有大保长。10大保为都保,有都保正。应主客户两丁以上选1人为保丁。附保两丁以上,有余丁壮勇者亦附之。《宋史·兵志》: “初开封府畿、5路保甲及5万人,2年1解发,诣京师阅试命官,开封府畿10人,5路7人。八年 (公元1075年)诏开封府畿及1万人,5路及15000人,各许解发1人。九年,枢密院请自今都副保正、义勇、军校2年一比选。县考其训习武艺及等最多、捕察而盗贼最少者上于州,州上所辖官司,同比较以闻。或中选人多,则择武艺最优者。额外尚有可解发者,则第其次为之旌劝。第1次,州县籍记姓名,犯杖以下听赎; 第2次,以等第赐杖子、紫衫、银带,犯徒罪情轻奏裁; 累及3次者,降宣补之,给马及芻菽。5路义勇军校2000,解发毋得过3人。保甲都保保正之解发者亦以2年,府解6人,河北、河东各4人,永兴、秦凤等路7人。都保正、指挥使与下班殿侍、副保正、副指挥使与三司军将,正副都头与守阙军将,并赐衣及银带、银裹头杖、给马有差。初,保甲隶司农,熙宁八年,改隶兵部,增同判1、主簿2、干当公事官10,分按诸州,其政令则听于枢密院。十年,枢密院副都承旨张诚一上5路义勇、保甲敕; 元丰元年 (公元1078年) 翰林院学士、权判尚书兵部许将修开封府界保甲敕成书上之,诏皆颁焉。二年十一月,始立府界集教大保长法,以诏宣使入内内侍省副都知王中正、东上阁门使狄谘兼提举府界教保甲大保长,总22县为教场11所,大保长凡2825人,每10人一色事艺,置教头1。凡禁军教头270,都教头30,使臣10。弓以8斗、9斗、1石为3等,弩以2石4斗、2石7斗、3石为3等,马射9斗、8斗为2等,其材力超拔者为出等。当教时,月给钱3000,曰给食。官予戎械、战袍,又具银楪、酒醪以为赏犒。三年,大保长艺成,乃立团教法,以大保长为教头,教保丁焉。凡1都保相近者分为五团,即本团都副保正所居空地聚教之。以大保长艺成者10人衮教,5曰1周之。5分其丁,以其1为骑,2为弓,3为弩。府界法成,乃推之,3路,各置文武官1人提举……”

☚ 保甲制度   比 ☛
0002082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1:4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