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保国会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保国会戊戌变法运动期间维新派重要政治团体。光绪二十四年三月(1898年4月),由康有为等乘各省举人到京会试之机发起,成立于北京。保国会议订章程三十二条,其主要内容:一、保卫国家土地、权力,保卫种族独立,保全被他们看成是民族精神象征的孔教。二、国地日割,国权日削,国民日困,思维持振救之,故开斯会以冀保全,名为保国会。三、讲内治变法之宜,讲外交之故。讲求经济之学,有助政府治理国家。章程规定在北京、上海设立总会,各省、府、县皆设分会。规定总会与分会组织、权限、领导关系、入会手续、会员权利等。保国会的成立推动了维新变法,但引起旧派仇视,在顽固派压力下不久自行停止活动。 保国会戊戌维新时维新派组织的初具政党雏形的政治团体。1898年4月成立于北京,以“保国、保种、保教”为宗旨,议定章程30条,规定京、沪设总会,各省府州县设分会,推进维新运动。因顽固派胁迫,集会三次后自行解散。 保国会戊戌变法运动期间维新派重要政治团体。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三月,由康有为等乘各省举人到京会试之机发起,成立于北京。保国会议订章程32条,主要内容是保卫国家土地、权力,保卫种族独立,保全孔教;讲内治变法之宜,讲外交之故,讲经济之学,有助政府治理国家。保国会的成立推动了维新变法。 保国会 保国会戊戌变法运动期间资产阶级改良派组织的初具政党形式的政治团体。1898年4月由康有为发起,在北京成立。拟定章程30条,主要内容有: 一、以国地日割,国权日销,国民日困,思维持振救,开会共谋保全; 二、以 “保国、保种、保教”为宗旨,即保国家政权、领土不丧失,保民族种类能自立,保圣教之不失; 三、讲求变法,研究外交,谋求经济实效,以协助政府治理国家。规定在北京、上海设总会,各省、府、县设分会。在成立大会《保国会议宣言》中,康有为历数当年丧权辱国事件20起,呼吁人们奋起,挽救国家危亡。在保国会的推动下,保滇会、保浙会、保川会相继成立,士人议政成为风气,改良派声势大振,引起顽固守旧势力的攻击,不少会员惧祸退出,保国会被迫解散。 ☚ 公车上书 百日维新 ☛ 保国会bao guo huiSociety to Preserve the Nation 保国会清末资产阶级维新派组织的全国性政治团体。康有为与御史李盛铎联合发起,约同各省在京会试举人,于清光绪二十四年三月二十二日(1898年4月12日,一说阴历三月二十七日)在北京成立。拟定章程三十条,宣称在“国地日割,国民日困”的危急情势下,“思维持振救”之方;以“保国、保种、保教”为宗旨,讲求变法,研究外交,以图发愤救亡,推进维新运动。规定在京、沪设总会,各省府县设分会,并对会议期限、领导机构、入会手续和会员权利等作了明确规定,略具政党规模。在顽固派压力下,不久自行停顿。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