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便秘针灸治法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便秘针灸治法

便秘针灸治法

便秘,为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又名“大便难”、“大便秘结”或“便闭”等。通常指排便次数减少,粪质倾向干燥坚硬,从而引起一定程度的排便困难而言。主要是大肠传导功能失常,粪便在肠内停留过久,水分被吸收,从而粪质发生改变所致。常伴发于多种疾病过程中,也可单独发生。起病原因颇多,如胃肠积热,耗伤津液,不能下润大肠;或气机郁滞,胃肠不调,则通降失常,传导失职;或气血亏虚,大肠传送无力;或阴寒凝滞,胃肠失去温煦,也能造成传导无力,津液不行。针灸治疗便秘,有较好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针刺有促使肠运动功能的正常化作用,肠运动功能低下者针刺可使其肠运动功能增加。通治法 治宜行滞通便。以大肠的俞募穴和下合穴为主,以督脉、任脉、足太阴和足阳明等经穴为辅,如大肠俞、长强、天枢、气海、水道、足三里、上巨虚、丰隆和阴陵泉等,每次3~5穴。根据病情用毫针刺酌情补泻,或用灸法,或针灸兼施。
辨证论治 一般分为:
热秘 大便干结,腹部胀满,按之疼痛,面赤,口渴,口臭,小便短赤,舌苔黄燥,脉滑实。治宜清热保津。选手阳明和足阳明经穴,如合谷、曲池、足三里和上巨虚等。用毫针行泻法,不灸。
冷秘 大便艰涩不易排出,腹中冷痛,小便清白频数,四肢欠温,喜暖畏寒,舌淡苔白润,脉沉迟。治宜补胃助阳。选任脉、足少阴经穴和背俞穴等,如肾俞、关元俞、气海、石关和照海等。用毫针行平针法,并配合艾条灸法,或在神阙穴上施行隔盐灸法。
气秘 大便秘却不甚干结,腹部胀痛连及两胁,胸脘痞闷,噫气频作,纳少心烦,性急易怒,口苦目眩,舌质偏红或微紫,舌苔薄白,脉眩。治宜疏肝理气。选任脉和足厥阴经穴为主,以足少阳经穴为辅,如中脘、气海、太冲、行间、大敦和阳陵泉等。用毫针行泻法。
虚秘 腹无胀痛,但觉小腹不适,虽有便意却努责乏力,勉强排出粪便,其质松散如糟粕,多汗短气,神疲心悸,面色㿠白少华,头昏目眩,舌质淡白,脉细弱。 治宜补气养血。选任脉、太阴、足阳明经穴和背俞穴等,如脾俞、胃俞、大肠俞、中脘、神阙、关元、血海、足三里和三阴交等。除神阙穴只用灸法外,其它穴均可针灸兼施,实行补法。
耳针法 选直肠、耳尖前、大肠等穴,用中、强刺激,留针30分钟。

☚ 泄泻针灸治法   脱肛针灸治法 ☛
0000174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6:2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