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便房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禮俗類(上) > 喪葬部 > 陵園 > 便房 便房 biànfáng 古代帝王、貴族等大型墓葬中象徵生人起居處所的建築。位置在椁内棺柩之前,中設牀坐及雜用器物。源於商周之際,戰國時魏、楚、秦、中山等國普遍使用,秦、漢以至清末,歷代帝王相沿使用。戰國時曾將題湊(一種特製的椁)之内稱爲便房。漢代便房形制宏大,且可作爲恩賜追賞重臣。《漢書·霍光傳》:“光薨……賜金錢、繒絮、繡被百領、衣五十箧,璧珠璣玉衣、梓宫、便房、黄腸題湊各一具,樅木外臧椁十五具。”顏師古注:“服虔曰:‘便房,藏中便坐也。’……便房,小曲室也。”公元1974年發掘的北京豐臺區大葆臺西漢燕王旦墓與華容夫人墓,均有便房,爲三樑四柱式,東西寬九米,南北長七米,高約四米。便房頂部東西向横鋪圓檩(未加工的原木),檩之兩端搭于黄腸題湊之壓邊木。中間有南北向的大梁三根承托。南面有門,與甬道相通。便房内設有大漆牀兩張,以及象牙雕製的青龍、白虎六博棋、黑漆衣陶壺、魁、鈁等。漢代以後,帝王墓室改木結構爲磚石結構,券拱爲頂,故便房内無梁、柱,但規模更加宏大。如北魏文明太后永固陵,地宫分前後二墓室,中有甬道相通。前室即古之便房,後室停放棺柩。明神宗定陵,地宫由前、中、後及左右兩側五個殿堂聯結而成,後殿安放棺椁,左右兩側殿即便房。晉·張載《七哀詩》之一:“毁壤過一杯,便房啟幽户。珠柙離玉體,珠寳見剽虜。”清·吴偉業《永和宫詞》:“玉匣珠襦啟便房,薤歌無異葬同昌。” 便房是仿照皇帝生前的居住和飨宴之所,位于宫前面。 《后汉书·孝献帝纪》中说,刘协死后,谥孝献皇帝。“以汉天子礼仪葬于禅陵”。李贤注引《续汉书》:“天子葬,……司空择土造穿,太史卜曰,将作作黄肠题凑便房如此”。北京大葆台汉墓的便房东西长9米,南北宽7米,高4米。 便房内放置“黄熊桅(神)题字和夔龙边大漆床两个,以及象牙雕刻的青龙,白虎六博棋,陶壶、魁钫等器物,天鹅、鸿雁、牛、羊、猫、鱼等动物(仅存遗骨)”。其作用,是“藏中便座也”(《汉书·霍光传》颜注引服虔曰),《汉书》颜注:“便坐,谓非正寢,在于旁侧可以延宾者也”。“便房”并非天子葬所专有。受宠的人也赐以便房。如霍光死后,宣帝赐“便房”、“黄肠题凑”各一具。董贤死后,哀帝也“令将作为贤起冢茔义陵帝,内为便房,刚柏题凑”。 便房帝王墓穴中如生时卧居之处的房室。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