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侯马晋国遗址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侯马晋国遗址

侯马晋国遗址

是春秋时期晋国晚期的都城新田遗址,位于山西省侯马市汾、浍两河交汇处,面积约33平方公里,年代为公元前585—前416年。侯马晋国遗址由白店、台神、牛村、平望、呈王、马庄六座城址组成,分早、晚两期。除白店古城为早期外,其余五座皆属晚期。在古城址及其附近发现的遗迹有宫殿台基,铸铜、陶器、石器、骨器等手工业作坊,盟誓遗迹及墓葬区等;遗物有陶器、铜器、玉器、骨器和包金器等。陶器主要是灰陶,常见的器物有鬲、罐、瓮、甑盆、豆、盖豆和钵,鼎、壶、杯较少,簋只见于早期,晚期新出现了釜、鉴和罍几种器物。另外还有板瓦、筒瓦和瓦当等建筑材料。在出土的3万余块陶范中,有1000多件可以辨认铸件器形,并有100多件能成组配套地粘合一起。许多陶范上还刻有精美的夔龙纹、蟠螭纹、环带纹、云雷纹、人纹、兽纹、垂叶纹及鱼纹等。铜器有鼎、鉴、方壶、簋、编钟、编磬等。在13号墓出土的一对铭文相同的徐王庚儿自作鼎,为研究东海之滨徐国的历史提供了重要资料。除铜器外,还有铜币千余枚。在盟誓遗址出土的数千件盟书,多为朱书盟书,余为墨书诅辞,它们记载了春秋战国之际晋国六卿之间的联合与斗争,为研究中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东周时的盟誓礼仪和制度提供了珍贵的资料。侯马晋国遗址于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陶寺遗址   禹王城遗址 ☛
侯马晋国遗址

侯马晋国遗址

侯马晋国遗址在侯马市汾浍两河交汇处,占地3300公顷,为春秋时期晋国都城“新田”旧址。自晋景公将晋都城迁至新田起,新田一直是晋之政治、经济、商业、文化的中心。
1956年国家组织考古工作人员对该地区进行大规模发掘,发现两组古城遗迹。早期的有白店古城址,晚期有平望、牛村、台神、马庄、呈王等古城址。
在牛村古城址发掘出古代手工业作坊遗址,其中铸铜遗址占地约3000平方米,文物出土相当丰富,有100多块铜锭、铝锭以及若干铸铜生产工具,尤其30000多件陶范更为珍贵,陶范刻有精美的夔龙纹、蟠螭纹、云雷纹、环带纹、人纹、兽纹等花纹。在牛村遗址以南占地3800平方米的盟誓遗址,发掘出400多个墓坑,其中41个坑内出土千余盟书,即“侯马盟书”,记载了春秋战国之际晋国各派权贵之间的斗争,书法精美,有重要史料价值。另外在浍河南岸古墓群的第13号古墓中,发现一对铭文相同的徐王庚儿自作鼎,是研究东海之滨徐国历史的珍贵资料。1961年3月该遗址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玉皇庙   西侯度遗址 ☛
侯马晋国遗址

256 侯马晋国遗址

见42013侯马晋城。

☚ 楚纪南故城   三星堆遗址 ☛
侯马晋国遗址

侯马晋国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西北部,约35平方公里。公元前585年,时当春秋后期,晋由故绛迁都于此,直至公元前369年晋亡。后此地归魏,渐废弃。1954年调查发现遗址,1956年起多次作考古发掘,已发现城址、盟誓遗址、墓葬及大量文物。东周古城址7座,城墙为夯土构筑,宽3至16米不等。西北4座相互毗连,余3座整体平面呈品字形。其中台神古城东西长约1700米,南北宽约1250米;牛村古城东西1100米,南北1650米。东城中部探出成组建筑基址,西南部发掘出3座东西并列的府库类遗址,每座长58米,宽16米。按其时代、形制等分析,可能为卿大夫封邑。牛村古城南郊一带发掘出铸铜遗址多处,大量半地穴式、窑洞式房屋,及井、窖穴、灰坑、窑、瓮棺葬等遗迹。铸铜遗址的产品有鼎、簠、壶、舟、匜、鉴等礼器,编钟,及钁、斧、凿等工具,剑、戈、镞等兵器。出土陶范数以万计,其中不少陶范有蟠螭、兽面、龙、凤、虎、牛等纹饰,还有男女人形器物座承。这些都是研究东周铸铜工艺的珍贵实物资料。晋定公十五年至二十三年(前497一前489),晋世卿赵鞅同卿大夫曾于此举行盟誓,发现盟誓遗址面积约3800平方米,有瘗埋牛、马牺牲土坑400余个,坑壁底部龛藏璧、璜、玦、圭等祭玉,出土盟书5千余件,其中656件字迹比较清楚,对研究东周盟誓制度、文字及晋国史事有宝贵价值。发现西周早期至战国中期墓葬1300余座,和3座车马坑,墓地面积约20万平方米,出土各类文物不胜枚举,具有很高的考古研究和艺术价值。

☚ 6. 侯马市   7. 黄河壶口瀑布风景名胜区 ☛

侯马晋国遗址

东周时期晋国晚期都城新田遗址。位于山西省侯马市北郊。1952年,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发现并发掘。年代在前585年~前416年间。
整个遗址由6座城址组成,白店、台神、牛村、平望4座城连成一片,其东为呈王古城,东北为马庄古城。白店古城的年代较早,属春秋早期,为长方形,东西750米,南北1050米,或为晋景公迁都以前的遗迹。在白店古城之上叠压的平望、牛村、台神3座城址呈品字形排列。其中台神古城为长方形,长1700米,宽1250米;牛村古城近似长方形,宽1100米,长1650米;平望古城略呈长方形,宽900米,长1025米。在牛村和平望两城内中部,都发现有夯土建筑台基,显然是当时的宫殿所在。呈王古城近似长方形,但很不规则,长约450米,宽350米。马庄古城为两条北墙连成一条直线的两座长方形城址组成,西城宽200米,长250米,东城宽300米,长350米。以上诸城,除白店古城以外,均属春秋中期、晚期,其中牛村古城一直延用到战国早期。
在城址的南部、东南部,发现有与城址有关的手工业作坊区、排葬坑、盟誓遗址和墓葬。在牛村古城南郊,发现有铸铜、制石、制骨、制陶作坊遗址。在呈王古城的东南,发现了祭祀和盟誓遗址,出土了大量的盟书(参见“侯马盟书”),在侯马市区南浍河南岸的上马村,发现有大面积的东周墓群。
铸铜遗址发掘于1959年。面积约20万平方米,发掘5000平方米。遗址内发现有居住址、窖穴、水井、道路、陶窑、熔铜炉、墓葬等。发现的熔铜炉均已残破,剖面为圆形,底径约70厘米。出土了不少与铸铜有关的遗物,如青铜小刀、坩埚、陶范、铜锭、铅锭等。陶范出土3万余块,其中有1万多块陶范的表面刻有各种装饰纹样,有1000多块陶范尚可辨认器形,其种类较多,包括礼器、乐器、工具、兵器、车马器、装饰品和货币等。这里铸造的形体较大且耸肩尖足的空首布,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金属铸币。铸铜遗址的发现,为研究周代青铜器的铸造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故城的发现更为研究春秋时期晋国的历史提供了重要资料。该故城1961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侯马晋国遗址

在山西侯马市汾、浍两河交汇处,面积约三十三平方公里。已发掘出晋国宫殿、宗庙等建筑基址,铸铜、制陶、制骨等手工业作坊遗址,大片的古墓群和盟誓遗址。铸铜遗址面积达三千平方米,仅陶范就出土三万余件,能粘对成组,复原器形的在一百套以上,清楚地表明了从制范到浇铸的整套工艺过程,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在盟誓遗址出土了数千片盟书,记载着公元前497年以后,以赵鞅为代表的晋国新兴地主阶级为夺取政权而进行盟誓的誓词,对研究中国古代盟誓制度和晋国历史有重要意义。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6:5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