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侯氏制碱法的发明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侯氏制碱法的发明

侯氏制碱法的发明

“侯氏制碱法” 即 “联合氨碱法”,是由中国制碱专家侯德榜于1942年提出并于次年试验成功的。工业制碱始于18世纪末,首用吕布兰法。1862年比利时人索尔维实现了氨碱法的工业化。由于此法产品质量高、能连续生产、成本低、污染小,到20世纪20年代逐步取代了吕布兰法。但该法一直为索尔维公司垄断。1921年,中国实业家范旭东有感于中国制碱业落后,特邀请刚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毕业的侯德榜任工程师,创办永利碱厂。从1922年开始,侯德榜经过四年努力,于1926年利用模仿的索尔维法在塘沽制出了纯度大于99%的纯碱。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塘沽沦陷,次年春天,永利碱厂西迁四川省乐山五通桥。因改用以地下苦卤熬制的井盐原料成本提高,而索尔维法的食盐利用率仅70%,拟购买德国 “察安法” 专利,但因对方要求过于苛刻未能成功。侯德榜拍案断言: 外国人能办到的,中国人也一定能办到。他决心自己开发制碱新工艺。他们先后在五通桥、香港、上海等地实验,不仅揭穿了 “察安法” 中 “中间盐” 的奥秘,而且将间断生产改为连续操作,从而于1941年开创成功 “侯氏制碱法”。侯德榜认为此法尚不理想,1942年提出将制碱工艺与合成氨联用的改进方案。当年秋天在五通桥开始试验,在侯德榜的具体指导下,于1943年获得成功。这一方法利用合成氨中的废气CO2作为碳化原料,省去了石灰窑,同时由于将食盐水循环利用,并利用其中的Cl生产NH4Cl,将食盐的利用率提高到98%以上。侯氏制碱法融索尔维法和 “察安法” 的精华于一体,为世界制碱业树起了又一块光辉灿烂的丰碑。

☚ 中微子假说的提出与证实   黄鸣龙还原法的发明 ☛
侯氏制碱法的发明

侯氏制碱法的发明

“侯氏制碱法” 即 “联合氨碱法”,是由中国制碱专家侯德榜于1942年提出并于次年试验成功的。工业制碱始于18世纪末,首用吕布兰法。1862年比利时人索尔维实现了氨碱法的工业化。由于此法产品质量高、能连续生产、成本低、污染小,到20世纪20年代逐步取代了吕布兰法。但该法一直为索尔维公司垄断。
1921年,中国实业家范旭东有感于中国制碱业落后,特邀请刚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毕业的侯德榜任工程师,创办永利碱厂。从1922年开始,侯德榜经过四年努力,于1926年利用模仿的索尔维法在塘沽制出了纯度大于99%的纯碱。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塘沽沦陷,次年春天,水利碱厂西迁四川省乐山五通桥。因改用以地下苦卤熬制的井盐原料成本提高,而索尔维法的食盐利用率仅70%,拟购买德国 “察安法”专利,但因对方要求过于苛刻未能成功。侯德榜拍案断言: 外国人能办到的,中国人也一定能办到。他决心自己开发制碱新工艺。他们先后在五通桥、香港、上海等地实验,不仅揭穿了 “察安法”中“中间盐” 的奥秘,而且将间断生产改为连续操作,从而于1941年开创成功 “侯氏制碱法”。侯德榜认为此法尚不理想,1942年提出将制碱工艺与合成氨联用的改进方案。当年秋天在五通桥开始试验,在侯德榜的具体指导下,于1943年获得成功。这一方法利用合成氨中的废气CO2作为碳化原料,省去了石灰窑,同时由于将食盐水循环利用,并利用其中的Cl生产NH4Cl,将食盐的利用率提高到98%以上。侯氏制碱法融索尔维法和“察安法”的精华于一体,为世界制碱业树起了又一块光辉灿烂的丰碑。

☚ 中微子假说的提出与证实   黄鸣龙还原法的发明 ☛
0000456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6: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