侬族
越南少数民族之一。自称“布侬”,意为“种田人”。主要分布在高平、谅山、北江、河江等省。约53.5万人 (1978年)。属蒙古人种南亚类型。讲侬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有仿照汉字构成的侬字,与汉字一起夹杂使用,多用于记录山歌。1961年改用拉丁字母拼音文字。保持万物有灵信仰,崇拜祖先。原居中国广西境内,为壮族中的侬人支系,唐宋时已在中越边境居住,尔后逐渐南移至越南境内。在语言、文化和风俗习惯上仍与中国壮族侬人支系相近。侬族与越南少数民族岱族族源亦近,并由于长期交错杂居,相互影响极深,彼此很难区分,只是因为自称不同而被划分为不同的民族。盛行对歌,有特定的歌圩。有的地区有兄终弟及的转房婚。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玉米、甘薯。果树有柑桔、柿子、龙眼、桃、李等。经济作物有棉、麻、肉桂、甘蔗等。特产茴香油。擅长纺织、染布、刺绣、木工、铁工、制陶等手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