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徒
城镇市井中游手好闲、不务劳作、嗜勇好斗的人。亦称“游侠”、“豪侠”。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是从奴隶主贵族的下层分化而来的。按其行为可分为两类:其一,倚恃豪右,聚众结党,好勇斗狠,为害百姓。有的还从事劫掠,与盗贼无异。其二,喜好交游,仗义轻财,急人之难。《史记》卷一二○《汲黯传》所记汲黯就属此类。“黯为人性倨,少礼,……然好学,游侠,任节气,内行脩絜,好直谏,数犯主之颜色。”有些势力大的侠徒还广植党羽,在地方上形成一种有影响的势力。魏孝庄帝时,有清河五百人西戍,为盗贼所阻。戍者求救于侠徒李元忠。元忠遣奴为向导,说若遇贼,只说是李元忠的客人。如言,贼果舍避。魏晋之时,侠徒气势之广已如此。侠徒的出现,究其本质,是因为这些人既不能勤事生产,又不能淡泊自甘,所以不得不犯法以求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