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侠客行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侠客行[唐]李白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赢。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侠客行》属乐府“杂曲歌辞”。李白此诗之前未见有以《侠客行》名篇者,同类题材的诗多从《汉书·游侠传》,以《游侠篇》或《游侠行》名篇。李白此诗系用乐府体制吟咏传统的游侠题材。 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诗文以赵客开篇,为全诗定下了基调,表明诗人所咏之侠客,就是慷慨悲歌、行侠仗义的勇士。诗文前八句描写了一个行侠仗义的侠客形象。他冠缨不整,宝剑雪明,骑着银鞍白马,飒然如飞:他仗剑行侠,剑术高超,所向无敌,“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然而,他功成身退,不愿示恩于人,让人感恩戴德,“事了拂衣去”,隐身埋名,远离红尘,浪迹天涯。这里,人们隐然可见诗人的身影。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李白为“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 “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他尚侠任气,不爱其躯,颇有游侠之风;他追求功名,欲成大业,但又时常念念不忘功成身退,远离市井。诗人写侠客的气质和个性,带有浓厚的自我色彩。接下“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二句,诗人笔锋一转,把人们带到了七国争雄的战国时期,带到了尚侠好士的信陵君那里。信陵君,战国时魏昭王少子,魏安厘王异母弟,名无忌,和孟尝、平原、春申并称战国四公子。他礼贤下士,广为结纳,门下食客三千多人,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诗人提到的朱亥和侯赢。诗人用高度凝炼的语言,概括了朱亥、侯赢帮助信陵君救赵的故事。“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赢”二句,写信陵君爱士敬士重士,简疏而形象; “三杯”以下六句,描绘朱侯二人的豪侠形象,对他们的侠行义举给予了崇高的礼赞。酒逢知己千杯少,而他们“三杯吐然诺”,豪爽重义,跃然纸上。士为知己者死,是战国以来的侠士之风。朱、侯二人一诺千金重,感动了时人,也感动了苍天,“意气素霓生”句,既是对他们侠肝义胆的嘉许,也暗示了他们的侠义之举必定成功。诗人不着眼于历史故事的再现,而是着重勾勒侠士形象,宏扬侠士精神,他把窃符救赵、槌杀晋鄙这些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凝缩到极为简炼的诗句中,讴歌了侠士朱亥的壮举雄风。 “邯郸先震惊”一句话写出了朱亥义举造成的强烈反响,钦敬、褒许之意不言自明。朱、侯二人一诺千金重、愿为知已死的豪侠精神,千秋传诵,万古不朽。他们虽然早己成为过去,但他们的侠肝义胆、铮铮侠骨将留芳百世,他们的英名将与其他英雄一样永存。结尾二句,诗人借助扬雄的故事,把儒生与侠士作一对此。西汉末年的著名辞赋家扬雄曾在皇帝藏书的天禄阁校勘经典。这里,诗人借用扬雄的故事,用“书阁下”代指垂之丹青,扬名后世。究竟谁能彪炳史册、垂名千古呢?是老于《太玄经》的扬雄这样的儒生吗?诗人用反问的口气作了否定,对侠客的赞许也因而更进了一步。 李白受老庄思想影响较大。他的诗常常化用《老子》和《庄子》语,开篇第一句“赵客缦胡缨”,用《庄子·说剑》“昔赵文王好剑,剑客夹门而客三千余人”和“吾王所见剑士,皆蓬头突鬓,垂冠,曼胡(即缦胡)之缨,短后之衣”语;“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则直接用《庄子·说剑》 “臣之剑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语入诗。诗文采用叙事体,但大开大合,收转自然, 中间偶见议论之句,亦如画龙点睛,使人对全诗主旨更加了然。 侠客行年代:唐代诗人 作者:李白 ←上一篇:望天门山 下一篇:菩萨蛮 → 诗词简介: 《侠客行》属乐府“杂曲歌辞”。李白此诗之前未见有以《侠客行》名篇者,同类题材的诗多从《汉书·游侠传》,以《游侠篇》或《游侠行》名篇。李白此诗系用乐府体制吟咏传统的游侠题材。 李白受老庄思想影响较大。他的诗常常化用《老子》和《庄子》语,开篇第一句“赵客缦胡缨”,用《庄子·说剑》“昔赵文王好剑,剑客夹门而客三千余人”和“吾王所见剑士,皆蓬头突鬓,垂冠,曼胡(即缦胡)之缨,短后之衣”语;“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则直接用《庄子·说剑》 “臣之剑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语入诗。诗文采用叙事体,但大开大合,收转自然, 中间偶见议论之句,亦如画龙点睛,使人对全诗主旨更加了然。
侠客行张维屏 贵人赫赫权如山,门前鹰犬十百,一日不得闲。高堂华屋,大酒肥肉,粉白黛绿,哀丝豪竹,贵人不足。贵人不足,鹰犬仆仆,天阴鬼哭。鬼哭声啾啾,怪树啼鸺鹠。客从何方来,下马直上酒家楼。寒风如刀雪如水,酒家楼头剑光起,明日喧传贵人死。 《侠客行》乃乐府旧题。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张维屏早年所作的拟乐府诗,诗中诉说了诗人对侠士行侠仗义的仰慕,洋溢着诗人少年时期慷慨豪迈的意气。 开头三句“贵人赫赫权如山,门前鹰犬十百,一日不得闲”,概括地叙说“贵人”的生活。我们知道,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官本位思想意识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贵人”的“赫赫”,主要依靠其“权如山”的支持,做了官,有了权,自有帮闲和帮凶,也就是一群群的“鹰犬”。在名利场中,风月梦里, “贵人”和“鹰犬”怎能不苍蝇逐臭似的日夜追求,他们自然是“一日不得闲”,去追求那骄奢淫佚的无耻生活。 “高堂华屋,大酒肥肉,粉白黛绿,哀丝豪竹,贵人不足”数句,突出了“贵人”的贪婪本性,也为“贵人”“一日不得闲”做了注脚:“高堂华屋”,极言“贵人”住室之美,雕梁画栋,富丽堂皇。 “大酒肥肉”,极言“贵人”饮食之精,酒宴重开,肥甘满口。“粉白黛绿”,极言“贵人”妻妾之多。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中说:“曲眉丰颊,……粉白黛绿者,列屋而闲居,妒宠而负恃,争妍而取怜。”所谓“黛绿”,就是青黛,古时妇女常用来画眉,亦被用来做美女的代称。 “哀丝豪竹”,极言“贵人”笙歌之乐。“丝”指弦乐,因琴瑟等乐器的弦用丝制成,所以用丝做代称,又因弦乐善于表现哀怨的情感,所以称“哀丝”;“竹”指管乐,因笙笛等用竹制成,所以用竹做代称,又因管乐宜于表现豪壮的情感,所以称“豪竹”。所谓“哀丝豪竹”,即各种不同情调的乐曲。试看, “贵人”每天花天酒地,极尽狗马声色之乐,仍嫌“不足”,其贪欲的确难以抑止。 “贵人不足,鹰犬仆仆,天阴鬼哭”。迭句是民歌常用的手法,诗人这里用“贵人不足”的迭句为第三节的起句,不仅起强调作用,而且是精妙的转折过渡句,以便诉说因“贵人不足”而产生的一连串的反应。 “贵人”穷奢极欲,尚嫌不足,这就使鹰犬们为之“仆仆”奔走,拼命收敛,以满足主子的欲望,因而老百姓遭受到更残酷的压榨,哀鸿遍野,冤魂夜哭。所谓“仆仆”,出自《孟子·万章下》:“子思以为鼎肉使己仆仆尔亟拜也。”赵歧注: “仆仆,烦猥貌。” “天阴鬼哭”,借用唐大诗人杜甫《兵车行》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两句之诗意。 “鬼哭声啾啾,怪树啼鸺鹠”,鸺鹠,是猫头鹰中一种,古人迷信,认为猫头鹰叫是凶兆。由于“贵人”的荒淫造成百姓的冤苦,鬼哭啾啾,鸺鹠也发出了示警的啼叫,换句话说,鬼怒天怨,暗示着上苍对“贵人”的惩处即将开始。因此,在这恐怖而神秘的气氛中,侠客从天而降。 “客从何方来”,只有天晓得;“下马直上酒家楼”,在“贵人”经常寻欢作乐的地方,正义的审判已经开始。 “寒风如刀雪如水,酒家楼头剑光起,明日喧传贵人死”。“喧传”二字,极为传神,“贵人”一死,百姓奔走相告,非“喧传”二字难以表达其情其景。 从艺术技巧上说,这首诗充分体现了乐府诗的长处,善用比兴、迭句、顶真等修辞技巧,特别是长短句的交错使用,或三句一节,或五句一节,韵脚促密,转韵自然,返璞归真,尤如天籁,更好地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情感。 侠客行 侠客行明李梦阳的五言律诗: “幽并豪侠地,燕赵称悲歌。千金市骏马,万里向交河。公卿赠宝剑,君王赐玉戈。捐躯赴国难,常令海不波。”幽并,即古代的幽州和并州,相当今河北北部及辽宁西南一带与山西、陕西的北部地区。幽并地区自古以来尚武之风盛行,多出勇侠,故称豪侠地。燕赵,战国时的燕国和赵国,地在今河北北部及辽宁西端与河北西南及山西中部一带,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交河,古县名,在今新疆吐鲁番西北约5公里处交河城故址。诗写一位万里赴国难的英勇豪爽的侠客。诗人有感边地战争,希望出现这样的壮士来平息战争。 ☚ 熊子河西使回 屯田 ☛ 侠客行 侠客行明李梦阳的五言律诗: “幽并豪侠地,燕赵称悲歌。千金市骏马,万里向交河。公卿赠宝剑,君王赐玉戈。捐躯赴国难,常令海不波。”幽并,即古代的幽州和并州,相当今河北北部及辽宁西南一带与山西、陕西的北部地区。幽并地区自古以来尚武之风盛行,多出勇侠,故称豪侠地。燕赵,战国时的燕国和赵国,地在今河北北部及辽宁西端与河北西南及山西中部一带,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交河,古县名,在今新疆吐鲁番西北约5公里处交河城故址。诗写一位万里赴国难的英勇豪爽的侠客。诗人有感边地战争,希望出现这样的壮士来平息战争。 ☚ 熊子河西使回 屯田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