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量
又称“社会商品可供量”。指国民经济各部门在一定时期内向市场提供的商品总量。在我国社会商品的供应量包括商业部门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供给城乡居民和社会集团的消费品,以及供应农村集体和个人所需的农业生产资料。其主要来源是计划期工农业生产、进口商品、国家储备拨出、计划期初商品库存和社会潜在物资进入市场的部分。除用于出口军需、拨付国家储备等用途外,其余部分就为社会商品供应量。社会商品可供量的大小及其构成是否对路,决定着社会需要实现的程度,市场商品可供量,是在一定的社会商品资源的基础上形成的。市场商品可供量的大小,取决于社会商品资源总量和分配情况,与社会商品资源总量成正比关系。与分配情况成反比关系。即社会商品资源总量大,市场商品可供量则大; 反之,则小。在社会商品资源既定的情况下,社会商品资源用作其他用途的多,则市场商品可供量则少。因此,要增加市场商品可供量,既可以扩大社会商品资源总量,亦可调节市场商品可供量与用作其他用途的社会商品资源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