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佹诗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佹诗 佹诗辞赋名篇。战国荀况作。《荀子》见载。其《赋篇》有礼、知、云、蚕、箴5赋,篇末有“佹诗”2首。有人认为《赋篇》是一整体,而“佹诗”归结全篇,相当于《楚辞》中的“礼辞”。但是,“佹诗”可能为《赋篇》附录之独立篇章,不属于礼、智、云等赋。开宗明义云:“天下不治,请陈佹诗。”“佹诗”之含义,古今学者,解释不一:(1)佹异急切之诗(唐杨倞);(2)佹诗犹变风,变雅,言天下不治之故(杨树达)。“佹诗”的内容言是非莫辨,黑白不分,奸贤颠倒。“佹诗”之“佹”盖指天下失正、万物颠倒之言辞,如“天地易位,四时易乡,列星殒坠,旦暮晦盲”。荀况用螭龙、凤凰比喻贤士好人,蝘蜓、鸱枭比喻谗佞小人,如“螭龙为蝘蜓,鸱枭为凤皇”。“佹诗”可分为两段:前段从“天下不治,请陈佹诗”起,至“愿闻反辞”;后段从“其小歌曰”起,与《楚辞》之“乱曰”相似。据《战国策·楚策》及《韩诗外传》,荀况在赵时遗楚春申君书,末附一篇赋,其辞与“佹诗”大同小异。“佹诗”可能即荀况遗春申君之一首赋体诗。刘向《孙卿书录》云“春申君使人聘孙卿。孙卿遗春申君书,刺楚国,因为歌赋以遗春申君。”荀况盖用“佹诗”以揭露楚国的黑暗情势,痛斥其君王虐待贤良,小人得势,忠臣受害。“小歌”云“仁人绌约,暴人衍矣。忠臣危殆,谗人服矣。璇玉瑶珠,不知佩也。杂布与锦,不知异也。”有人认为“佹诗”的文学价值不高,然而“佹诗”与“离骚”一同开汉代“贤人失志”赋的先河。正如鲁迅所评说:“又有佹诗,实亦赋,言天下不治之意,即以遗春申君者,则词甚切激,殆不下于屈原”(《汉文学史纲要》)。 ☚ 钓赋 贫家赋 ☛ 佹诗guī shī言辞诡异的诗。佹通“诡”。《荀子·赋》:“天下不治,请陈~~。” 佹诗《荀子·赋篇》之一。多被称作“佹诗赋”。荀况自述作佹诗的意旨:“天下不治,请陈佹诗。”杨倞注:“荀卿请陈佹异激切之诗,言天下不治之意也。”其诗首先述及自然之佹异以作铺垫:“天地易位,四时易乡(向)。列星殒坠,旦暮晦盲。幽晦登昭,日月下藏。”接着转入正题,述人世之佹异:“公正无私,反见纵横。志爱公利,重楼疏堂。无私罪人,儆革贰兵。道德纯备,谗口将将。”又用双关语批评不用贤人之时弊:“琁玉瑶珠,不知佩也。杂布与锦,不知异也。闾娵子奢,莫之媒也。嫫母力父,是之喜也。”结语则露愤激之辞:“以盲为明,以聋为聪,以危为安,以吉为凶。呜呼上天,曷维其同。”作者荀况为战国时期大儒,《荀子》一书备论礼义王道,唯《佹诗》言辞激切,乃一代思想家不能实现政治理想的不平之鸣。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