佝偻病护理
佝偻病是婴儿期维生素D缺乏所引起的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症。由于维生素D不足而使钙、磷代谢失常,钙盐不能正常沉着在骨胳生长部位而导致骨胳发生病变。
婴儿烦躁易哭,睡眠不安,食欲不振,出汗多,头发稀疏或有枕秃,是早期佝偻病的表现。病情进展后,可见蛙形腹,肋下缘外翻,枕骨软化,方颅,出牙晚且牙细小不齐,前囟闭合迟于18个月,肋骨串珠,郝氏沟等。应早期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以防此病的发生。大力提倡母乳喂养,并需补充维生素D,尤以早产婴,双生或体弱儿,夏末、秋冬分娩的婴儿以及人工喂养的婴儿为最重要。对乳量不足的婴儿在混合喂养的同时投予适量的钙剂,并应尽量外出晒太阳。每年夏秋季如能经常裸体曝晒,所获紫外线的功效可延长很久。此外,还应按时添加辅食,保证各种营养素的供给,定期健康检查,以便早期发现佝偻病症状,使患儿得到及时、适当的治疗。
佝偻病患儿机体抵抗力差,常因上呼吸道感染而导致肺炎,并由于肠肌无力和消化力差,易患腹泻,故须避免着凉,调整饮食,预防感染。耐心细致地哺喂患儿,想方设法使之吃进所需的营养品,并应按医嘱喂服或注射维生素D制剂。但要注意维生素D中毒症状,如食欲不振、苍白、乏力、恶心、腹泻或便秘、多饮多尿,特别烦躁及头痛等。尿内可出现蛋白,且长期摄入过量的维生素D可致肾钙化。此时应停止使用维生素D,并以豆浆代替牛奶。患儿勿过早坐、立、行走或蹦跳,以防脊柱、肢体畸形或骨折。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应轻柔、稳妥,以免发生意外。此外,每日应晒太阳,必要时按医嘱行人工紫外线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