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德国唯意志主义哲学家叔本华著。集中地体现他的哲学思想和伦理思想。完成于1818年,初版于1819年,以后又两次再版。此书初版时毫无反响,30多年后才引起人们重视,形成席卷德国中产阶层的“叔本华”热。全书分四篇:第一篇,“世界作为表象初论”;第二篇, “世界作为意志的初论”;第三篇,“世界作为表象再论”;第四篇,“世界作为意志再论”。综述了意志的演变过程,通过意志的自我认识揭示了生命现象的本质,用意志主义的观点分析了法律和道德领域中的一些基本概念,阐发了“人生就是一份苦难”的悲观主义人生观,作出了否定生命意志,认识那“永恒的公德”,超脱尘世烦恼的虚无主义结论。认为人的本质是生命意志,生命意志就是不可遏止的盲目冲动和欲求,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非理性的、盲目的生存意志所支配的,生命意志的冲动必然使人与人之间发生竞争,由竞争导致永久性的相互仇视和残杀。只要有生存意志和欲求,人类就永远不能摆脱竞争和痛苦,人类要摆脱痛苦和不幸,最根本的办法是否定个体生命意志,弃世绝欲,达到佛教的涅槃境界。本书为唯意志论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反映了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前后德国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悲观失望的颓废心态。它对尼采的权力意志论产生直接影响。尼采就是以叔本华的生命意志为出发点,加以改造、引申、扩张,建立了权力意志论。它对马赫主义、实用主义、生命哲学、存在主义甚至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也有深刻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