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佛陀跋陀罗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佛陀跋陀罗 佛陀跋陀罗359—429Buddhabhadra意译觉贤。东晋时北天竺迦毗罗卫(今尼泊尔境内)沙门,佛典翻译家。17岁出家,对禅法、律藏学有所得。凉州名僧*智严西行天竺,邀之东来,约于东晋义熙四年(408)抵长安,教授禅法,常与佛学大师*鸠摩罗什共究法相,咨决疑义。但他所传禅法与罗什异途,故在长安住了不久,即受到罗什门下排挤而离开长安,南下到了庐山,*慧远便请他译出《达摩多罗禅经》。义熙十一年(415)至建康(江苏南京),在道场寺和*法显共译出《摩诃僧祇律》40卷,又和法业、*慧严等100多人译出《大方广佛华严经》60卷以及《观佛三昧海经》、《文殊师利发愿经》等共13部125卷。 ☚ 智严 觉贤 ☛ 佛陀跋陀罗 佛陀跋陀罗359—429Buddhabhadra意译觉贤。东晋时北天竺迦毗罗卫(今尼泊尔境内)沙门,佛典翻译家。17岁出家,对禅法、律藏学有所得。凉州名僧*智严西行天竺,邀之东来,约于东晋义熙四年(408)抵长安,教授禅法,常与佛学大师*鸠摩罗什共究法相,咨决疑义。但他所传禅法与罗什异途,故在长安住了不久,即受到罗什门下排挤而离开长安,南下到了庐山,*慧远便请他译出《达摩多罗禅经》。义熙十一年(415)至建康(江苏南京),在道场寺和*法显共译出《摩诃僧祇律》40卷,又和法业、*慧严等100多人译出《大方广佛华严经》60卷以及《观佛三昧海经》、《文殊师利发愿经》等共13部125卷。 ☚ 智严 觉贤 ☛ 佛陀跋陀罗359—429十六国时期佛教译经师。亦称佛大跋陀、觉贤。北天竺人。释迦牟尼叔父甘露饭王后裔。5岁丧父,17岁出家,以精禅律知名。曾从僧伽达多游罽宾,与后秦僧人智俨同从大禅师佛大先受禅法。应智俨之请,经陆路至交趾。复取海路至青州东莱郡(治所在今山东掖县)。闻鸠摩罗什已至关中,遂于东晋义照二年(406)赴长安共商经义。因素性重德行,曾为道恒摈斥,被迫率弟子慧观等40余人徙往建康,被慧远迎入庐山,于道场寺与法显合作译经。自义十四年(418)至宋元初二年(421),先后译经15部,117卷(一说13部,125卷)。《僧祗律》即出自其手。法显自于阗所得《华严经》亦其名译,称晋译《华严》,又称六十《华严》。终南山僧杜顺创导华严宗即以此为依据。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