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佛手瓜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佛手瓜chayote

葫芦科(Cucurbitaceae)佛手瓜属中的栽培种,多年生攀缘性草本植物。学名Sechium edule Swartz,别名瓦瓜、拳头瓜(四川、云南)、万年瓜(台湾)、隼人瓜等。染色体数2n=2x=28。每100克果实含水分90~92克、蛋白质约0.9克、碳水化合物7.7克,还有维生素C约22毫克。适凉拌、煮食或炒食,嫩叶和茎也可作蔬菜。
佛手瓜起源于墨西哥和中美洲。18世纪传入美国,后传到欧洲,再传入非洲。同世纪传入东南亚各国,日本在1917年从美国引入。约19世纪初传入中国。现华南和西南等地区有栽培。
佛手瓜根肥大,能形成数个块根。茎蔓生,横切面圆形,具纵沟。近节处被茸毛,分枝性强。卷须大,具2~5分支,叶掌状,浓绿色,被茸毛。雌雄异花同株,两者一般同节腋生,雄花总状花序,雌花单生。萼片、花冠均5裂,冠缘淡黄色。雄蕊5,花丝联合,雌花花柱联合,柱头头状,子房上位,密被茸毛(成熟时毛脱落)。果梨形,具5纵沟,表皮绿色或白色,果肉白,纤维少,具香味,单果重50克左右,也可达1.5公斤,含大种子一粒,卵形,扁平。种子无休眠期,未成熟果实即能发芽。种子脱离果肉很易丧失发芽力,应整个果实贮藏。


佛手瓜按果实颜色分为白色种和绿色种。白色种果实较小,肉白,腥味淡,产量较低,供生食。
佛手瓜喜温,并耐较高温度,20℃以上温度才能正常生长。果实发育宜稍低温度。地温在5℃以下根枯死,属中光性植物,耐荫蔽。
适于较肥沃和保水力良好的土壤。一般用种子繁殖,也可扦插。春暖栽种,种子(果实)在20~25℃处催芽,播种时把果实2/3埋入穴内。整枝或不整枝,整枝者主蔓约30厘米时摘心,留2条子蔓。子蔓长150厘米时摘心,各留3条孙蔓,棚架引蔓。插条繁殖者于秋冬季霜前采收时,截取地上约30厘米老茎,防寒越冬,翌春截成15~20厘米插条,催芽后插植。生长期间适当追肥和保持土壤湿润。播种至开花结果需80天左右,开花后15~20天采收嫩果,40~50天果实成熟。每株可收200~300个果实,在9~10℃温度和85~90%空气相对湿度下贮藏。开花时用10-3摩尔(M)赤霉酸羊毛脂抹柱头可获无子果。

佛手瓜chayote

Sechium edule Swortz.,又称菜肴梨、拳头瓜、洋丝瓜、万年瓜。葫芦科,佛手瓜属。多年生宿根蔓性草本,多作一年生栽培。2n=2x=28。原产墨西哥和西印度群岛。中国南部及山东等省区有栽培。叶掌状,五裂。果短圆锥形,似佛手;皮绿色,肉白色,重300 g左右,口感脆。果中仅有大型种子1粒。喜温暖湿润,不耐霜。为短日照植物,在长日照下不开花。有绿皮和白皮品种。终霜后播种,或先行催芽育苗后栽种。需搭架。嫩瓜炒食或凉拌食用。

佛手瓜

佛手瓜

佛手瓜Sechiumedule

双子叶植物,葫芦科。原产墨西哥和西印度群岛的一种多年生蔓性草本,我国多作一年生栽培。果短圆锥形,果面有不规则浅纵沟,形似佛手,因而得名。收获后可贮藏到次年四五月。性喜高温潮湿,不耐干旱。我国北方菜农近年也有少量试种,成效较大。嫩瓜可作蔬菜,营养丰富,适于老年人食用。块根也可食用或作饲料。


佛手瓜

☚ 苦瓜   南瓜 ☛
0000086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2: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