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余心清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余心清1898—1966安徽合肥人。早年留学美国。原在冯玉祥部西北军中工作。北伐时期曾任冯玉祥部开封训政学院院长。1933年在察哈尔任民众抗日同盟军政训处处长。同年曾代表冯玉祥参加福建人民政府,失败后去日本。抗日战争初期,任国民革命军第三集团军政训处处长。1944年参加中国民主革命同盟。抗战胜利后,到北平任第十一战区孙连仲部政治设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47年被国民党逮捕,毫不屈服,1949年获释。全国解放后曾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历任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二届、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二届、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政协北京市第一届、二届、三届、四届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常务委员,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办公厅副主任、典礼局局长,政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余心清
余心清
余心清1898——1966安徽合肥人,1898年 (清光緒二十四年) 生。1915年考入南京金陵神學院。1922年夏,應河南省督軍馮玉祥之邀,任隨軍牧師。1923年至1926年,在北京南苑軍官子弟學校 (又名育德中學) 任校長,後留學美國。回國後,在山西汾陽任馮玉祥創辦之銘義中學校長。九一八事變後,在馮玉祥支持下,聯絡桂系、粤系等,策劃共同抗日。1933年5月,參加抗日同盟軍,任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總司令部總務處處長兼察哈爾省政府民政廳廳長; 同年11月,參加成立福建人民政府,任中央政府委員、經濟委員會主席。後遭通緝。出走日本。1935年夏回國,繼續從事民主革命活動。1941年4月,任國民政府僑務委員會常務委員。1944年參加中國民主同盟。1947年9月被捕,1949年獲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辦公廳副主任、典禮局局長,政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局長、民族事務委員會副主任等職。曾當選爲第一、二、三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第二、三届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副秘書長,第一、二、三届全國政協委員,政協北京市第一、二、三、四届委員會副主席,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常務委員。1966年9月4日病逝。終年68歲。 余心清 余心清1898~1966原名文华。幼于南京读书,因家贫曾辍学。1919年金陵神学院毕业,后入冯玉祥军,曾有“红色牧师”之誉。1924年赴美国,留学于哥伦比亚大学行政系,回国后仍回冯部。“九一八”事变后,任开封训政学院院长、抗日同盟军总务处处长兼察哈尔省民政厅厅长、第三集团军政训处处长、第十一战区政治设计委员会副主任。1944年参加中国民主革命同盟。1947年因动员孙连仲等起义被捕,写下著名的“遗嘱”和《在蒋牢中》记实体小说。1949年出狱,建国后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办公厅副主任、典礼局局长,政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国家民委副主任。为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全国政协第一、二、三届委员,北京市政协第一、二、三、四届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委。喜好书法、诗文、花卉、古玩,写有《种花小记》。 “文化大革命”初期含冤辞世,1978年被彻底平反。 ☚ 卫立煌 周剑云 ☛ 余心清 余心清1898—1966合肥人。早年就读于金陵神学院。曾任冯玉祥部随军牧师、军官子弟学校校长。后留学美国哥仑比亚大学,回国后历任开封训政学院院长、抗日同盟军总务处长兼察哈尔省政府民政厅长。1933年参与“闽变”,任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经济委员会代理主席。抗日战争时期,历任第三集团军政训处中将处长、行政院赈济委员会常委。1946年任第十一战区政治设计委员会副主委。次年秋被国民党当局逮捕。1949年经中共营救获释。曾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办公厅副主任、典礼局局长、政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国家民委副主任、民革中央常委、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第一至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一至四届北京市政协副主席。 ☚ 朱子帆 江绍原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