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子俊治边余子俊,四川青神人。明英宗天顺五年(1461)起任西安知府,成化七年(1471)升任延绥巡抚,成化十一年至十三年(1475—1477)代马文升为陕西巡抚,前后在陕西任职十七年之久,在任职期间,主持修成山西黄甫川至宁夏花马池一段长城,并把延绥镇与延绥巡抚治所从绥德迁往更靠近边塞的榆林,并在那里拓建城池,设置守卫,招徕商人大兴屯田,使榆林成为塞上重镇。多次获得战场上的成功:成化二十三年(1487),他率部奔袭红盐池,捣毁套寇巢穴,一度把鞑靼赶出河套地区,使筑边墙、迁镇城的工作得以平安进行。不仅在治边上成绩卓著,作为地方官员,他的政绩也相当可观。他在知府任上与项忠一起修建了通济渠。就任陕西巡抚后,看到西安无排水系统,雨季水溢成灾,就主持在城西北开渠泄水,经汉长安故城西入于渭河,人民获益,称之为“余公渠”。他还在泾阳县凿山引水,灌溉土地十余万亩,并开通南山道路,翻越秦岭而抵汉中,以便行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