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何晏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何晏1891—1914

湖南道州(今道县)人
1911年武昌起义,遂赴上海,充民军营长。1913年二次革命爆发后,赴河口,督队讨袁。1914年被捕遇难。
字:静澜

何晏190—249

三国魏玄学家。字平叔,南阳宛县(今河南南阳)人。何进孙。母尹氏,曾被曹操纳为夫人,晏亦被收养。他少以才秀知名,且美姿容,肤白皙,人称“傅粉何郎”。娶魏金乡公主,恃宠骄奢。齐王曹芳初年,任散骑常侍,迁侍中尚书,典选举。时曹爽与司马懿争权,他因倾心依附曹爽,为司马懿所杀。好老庄之学,曾与王弼等倡导唯心主义玄学,竞事清谈,开一时风气。著《道德论》、《贵无论》、《论语集解》等。时黄巾起义瓦解了东汉政权,儒学的独尊地位随之动摇,晏将儒道揉合,提出“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的命题,认为“无”可“开物成务”,统治者通过“无为”达到“无不为”而巩固统治。善诗赋,《景福殿赋》歌颂曹魏功德,描写宫殿建筑,文采华丽精工。另有《拟古》诗,载《世说新语·规箴篇》注。原有集。已佚。

何晏

何晏事略 火 泉 民国1914年第1年第6号,*革命人物志第1集第497页

何晏1891——1914

字静瀾,湖南道州 (今道縣)人,1891年 (清光緒十七年) 生。1906年入湖南陸軍小學。次年轉入李書城等在鄂西開辦之幹部學堂,畢業後從戎關東。1911年武昌起義,遂赴上海,充民軍營長。1912年南北統一,解職回湘,與同志組織蒙事調查團。1913年二次革命爆發後,赴河口,督隊討袁,失敗後赴日本,謀再舉。未幾返湘,復從事反袁活動,後用密碼電告東京,請爲接濟,遂被破獲。1914年被捕遇難。年23歲。

何晏

何晏?—249

三国魏玄学家。字平叔,南阳宛(今河南南阳)人。何进孙,曾随母为曹操收养。少以才秀知名,美姿仪,面白皙,人称“傅粉何郎”。后娶魏公主,宫至尚书,因附曹爽,为司马懿所杀。他“好老庄言”,与夏侯玄、王弼等倡导玄学,开清谈之风。能诗赋,今存《拟古》诗、《景福殿赋》等,见《世说新语》及《文选》。原有集十一卷,已散佚。

☚ 曹丕   应璩 ☛
何晏

何晏189?—249

字平叔。南阳宛(今河南南阳)人。父早亡,母尹氏为曹操所纳,晏被收养,为操所爱。曹丕恶之,呼之为“假子”。魏齐王正始(240—249)年间依附曹爽,任散骑侍郎,迁侍中、吏部尚书。后司马懿发动政变,杀曹爽,晏亦被杀。晏好道家之言,服五石散,与王弼等倡导“三玄”,主“贵无”之论,开清谈之风,后人并称“正始名士”。又能文。与孙邕等撰《论语集解》十卷,今存。《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景福殿赋》等文十四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诗二首及佚句二。主要事迹见《三国志》本传。

☚ 曹丕   应璩 ☛

何晏?—249

字平叔。南阳宛(今河南南阳县)人。三国魏玄学家、文学家。母尹氏,曹操任司空时纳为夫人,收养晏,为假子。恃宠骄奢,人称“傅粉何郎”。娶金乡公主,爵列侯,后依附曹爽,任散骑常侍,迁侍中尚书,后为司马懿所杀。原有集十一卷,已佚。今存《道德论》及文赋数十篇。
索引:何晏,平叔,傅粉何郎。

何晏

何晏?—249

字平叔。南阳宛(今河南南阳)人。汉末大将军何进之孙。何进被害,何晏母伊氏被曹操纳为夫人,晏亦被收养于魏宫。七、八岁便慧心天悟,明惠若神,形貌绝美。曹操雅奇之,欲以为子,令与诸子长幼相次。不成。后将女儿金乡公主嫁给他为妻。何晏即以尚公主,得赐爵为列侯。但生性骄矜倨傲,行为无所顾忌,所以曹丕、曹叡都很讨厌他,长期得不到任用。曹丕每不呼其姓,常称他为“假子”。直到正始初,曹爽执政,何晏才被重用,擢为散骑侍郎,迁侍中、吏部尚书。正始十年(249),司马懿发动政变,何晏也作为曹爽党羽之一被杀。
何晏好老、庄之言,和夏侯云、王弼等倡导玄学,竞事清淡,成为一时风气。他是魏晋玄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与王弼合称“王何”。
何晏能诗,惜今仅存《言志诗》2首。据《隋书·经籍志》,何晏著述颇丰。主要有《道德论》2卷,本集11卷,均已佚。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载其文14篇。又有《论语集解》,南朝梁皇侃、北宋邢昺、清刘宝楠等都曾为之作疏,是《论语》研究的重要著作。

☚ 曹髦   应璩 ☛

何晏

 魏晋玄学的首倡者。字平叔,南阳宛县(今河南南阳) 人。出身贵族世家,其祖父系东汉大将军何进。何进是汉灵帝何皇后的兄弟,因与袁绍谋诛宦官,事泄被杀。何晏幼年时父亲也去世了,其母亲尹氏再嫁曹操,他也为曹操收养。何晏长在王侯之家,少年时就以才秀貌美知名,有 “傅粉何郎”之称。《三国志》 注引 《魏略》称: “晏性自喜,动静粉白不去手,行步顾影。” 曹操虽为继父,却非常宠爱他,令太子曹丕都感到嫉妒。每不呼晏姓字,称其为“假子”。何晏后娶曹操女金乡公主为妻,加上本人才华横溢,故颇自负。据 《魏氏春秋》,何晏同夏侯玄、司马师 (司马懿长子)名盛一时,何晏曾说: “深,才能通天下之志,夏侯玄是也; 几(善变),才能成天下之务,司马师是也; 神,才能不疾而速,不行而至,我闻其语,未见其人。”他是想以 “神” 来比喻自己。曹爽执政的正始年间,何晏被视为心腹,出任吏部尚书,主管官员的任用升迁。在此期间,他和王弼、夏侯玄等人一起,谈论《老》《庄》,剖析妙理,士大夫纷纷仿效,遂使玄学清谈成为一时风气。汉魏之际,儒学虽然失去魅力,但毕竟还是正统,故他虽然崇奉《老》 《庄》,却也不敢贬低儒学,而说老子、孔子同为圣人。在提倡 “以无为本” 的同时,也竭力标榜孔子和 《论语》,以 《老》《庄》 来阐释 《论语》,援道入儒,留下了 《论语集解》 这部传世之作,在经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何晏是前期玄学的领袖,著有《道德论》来阐发其“贵无”的玄学宗旨,但此书已经失传。其主要观点,据 《晋书·王衍传》 称:“魏正始中,何晏、王弼等祖述《老》《庄》,立论以为: 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无也者,开物成务,无往而不存者也。阴阳恃以化身,万物恃以成形,贤者恃以成德,不肖者恃以免身。”何晏以朝廷重臣而崇尚玄远的清谈,寄情《老》《庄》,与当时的政局是分不开的。当时,司马氏集团和曹氏集团之间争权夺势的矛盾一触即发,何晏为曹操养子,又是曹家姻戚,自然与曹氏政权结有荣辱与共的关系。何晏预感到危机四伏,心怀忧惧,但又身不由己。有诗为证: “鸿鹄比翼游,群飞戏太清。常畏大网罗,忧祸一旦并。” 又:“愿为浮萍草,托身寄清池。且以乐今日,其后非所知。”何晏的预感很快就应验了,正始十年 (公元249),老谋深算的司马懿采取突然袭击的手段,将曹爽及其同党一网打尽,何晏自然也不能幸免于难。
何晏

何晏190—249

三国魏著名玄学家、辞赋家。《三国志》有传。字平叔。南阳宛(今河南南阳县)人。何进孙。母尹氏,以有色而被曹操纳为夫人,并收养晏。美姿仪,面白净,人称“傅粉何郎”。晏少以才秀知名,恃宠骄奢,服饰拟于太子,故魏文帝特憎之,尝谓之为“假子”,不为文帝、明帝所重。正始元年(240),曹爽辅政,他倾心依附,任散骑常侍,迁侍中尚书,后遭司马懿所杀。他好老庄,与王弼、夏侯玄等倡导玄学,以清谈著名,开清谈之风。著有《道德论》、《贵无论》、《论语集解》等。又善诗赋。其诗略见风规,《拟古》诗抒写忧祸之思,“虽不具美,而文采高丽”(钟嵘《诗品》)。其赋《景福殿赋》,载于《文选》,为魏骈赋名篇,决定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原有集,《隋书·经籍志》载目11卷,已佚。

☚ 何桢   何偃 ☛

何晏公元190——249年

字平叔。三国魏南阳宛邑(今河南省南阳市)人。汉何进孙。少时以才秀知名,喜好老、庄学说,曾同夏侯玄、王弼等倡导玄学,竞尚清淡,为三国时著名的玄学家。主要著作有《道德论》、《无为论》、《论语集解》、《周易注》等书。今存《论语集解》二十卷,为宋邢昺作疏所据,收入《十三经注疏》中。清人对其《周易注》有所辑录,余皆不传。

何晏190—249

三国魏玄学家,魏晋玄学“贵无”论创始人之一。字平叔。南阳宛(今河南南阳)人。汉大将军何进之孙,7岁随母在魏武宫中,曹操纳其母,并收养晏,得操宠爱。娶金乡公主为妻,赐爵为列侯。后依附曹爽,升为散骑侍郎、侍中、吏部尚书,典选举,成为爽之心腹,后曹爽事败,与曹爽等为司马懿所杀。晏少以才秀知名,好老庄言。与夏侯玄、王弼等倡导玄学,竞事清谈,遂开一时风气,为“贵无”论的主要代表。在伦理思想上,主张“圣人无情”。“何晏以为圣人无喜怒哀乐,其论甚精,钟会等述之”(《三国志·魏书·钟会传》附《王弼传》注引)。此论已佚。但从王弼驳辞中可知,晏认为圣人无累于物,不应与外物接触,以“无为”为体。在“自然”与“名教”的关系上,则表现为重“自然”轻“名教”。并主张君主“无为而治”,“德者无为,犹北辰不移,而众星拱之”(《论语集解·为政》注)。何晏“性自喜,动静粉白不去手,行步顾影”(《三国志·魏书·曹爽传》附《何晏传》注引)。人称“傅粉何郎”。主要著作除《论语集解》完整保存外,其余《道德论》、 《无名论》、 《无为论》等残篇,散见于《刘子注》、《世说新语》中。

何晏

040 何晏190—249

魏晋玄学家。南阳宛(今河南南阳)人。认为无是世界的根本,天地万物都是有,皆从无产生,最后又复归于无。他说:“有之为有,恃无以生。事而无事,由无以成”。“夫道者惟无所有者也。自天地已来,皆有所由矣。然犹谓之道者,以其能复用无所有也。”主张君主“无为而治”,“德者无为,犹北辰不移,而众星共之。”提出 “圣人无情”。何邵 《王弼传》云:“何晏以为圣人无喜怒哀乐,其论甚精,钟会等述之”。提倡离开具体事物去把握万事万物的“道理”,宣扬玄而又玄的神秘主义认识论:“善有元,事有会,天下殊途而同归,百虑而一致。知其元则众善举矣,故不待多学,而一知之”。主要著作有《论语集解》、《道德论》、《无名论》、《无为论》等。

☚ 王充   嵇康 ☛

何晏

086 何晏

认为“天地万物以无为本”,阴阳、万物及贤不肖者,皆依“无”才得以存在和发展。提出 “名教”出于 “自然”,并复归于“自然”的思想。在人性论上,认为性是先天形成的,情是后天之欲,两者是对立的,人之性禀之于“道”,性是顺守自然,无为而自化;情感于物,随喜怒而迁,有为而乱真。“圣人”是纯理任性而无情;“贤人”是有情的,但能以性控制情;“凡人”是背性任情违理的。根据这种性情理论,提出所谓“圣人无喜怒哀乐论”。他特别强调统治者的道德操作对治国的必要性,“善为国者,必先治其身。治其身者,慎其所习。所习正,则其身正。其身正,则不令而行。”其道德理想是“任自然”而“无为”,以“无知”为“真”,以“无为”为“善”,以“无名”为“美”。他的伦理思想为魏晋玄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 诸葛亮   阮籍 ☛

何晏

042 何晏

三国魏玄学家,魏晋玄学主要创始者之一。善玄言,精才辩。认为 “无”为宇宙的本体,“无名”是一天之下的最高范畴,“唯无名,故可得以天下之名名之”。主张事物具有“同类无远而(不)相应,异类无近而不相违”的同异关系,认为同类事物具有相同的属性,因此可以按类归纳,“各以物类自相求存”。

☚ 刘劭   稽康 ☛

何晏? —249

三国魏玄学家。字平叔。南阳宛县(今河南南阳)人。少以才秀知名,好老庄言。与夏侯玄、王弼等倡导玄学,竟事清谈,首开正始玄风。以道释儒,“祖述老庄,立论以为,天地万物皆无为本”。主张“圣人无情”;重自然而轻名教,主张君主“无为而治”。认为“道”“恍惚不可为形象”,“知者,知意之知也,知者言未必尽”,有言不尽意倾向。主要著作有《论语集解》、《道德论》、《无名论》、《无为论》,后三论均佚,散见于《列子注》、《世说新语》等书中。

何晏

何晏?——249

字平叔。南阳宛(今河南南阳)人。三国曹魏哲学家、散文家。汉末大将军何进之孙。何进被杀后,其母尹氏被曹操纳为夫人,何晏被收养,后娶操女金乡公主为妻。正始初,曹爽执政,擢晏为散骑侍郎,迁侍中、吏部尚书。司马懿发动政变,被杀。何晏是魏晋玄学家代表人物之一,与王弼合称“王何”。作品主要是散文和赋,散文多是哲学、政治论文,如《无名论》、《无为论》等。赋今仅存一篇,即《景德殿赋》。著作有《论语集解》10卷,《道德论》2卷,本集11卷。后二者已佚,清人严可均辑其佚文入《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 蒋济   桓范 ☛

服膺王弼

☚ 出师上疏   服膺王弼 ☛

何晏?~249

三国魏玄学家。字平叔。南阳宛县(今河南南阳)人。汉外戚何进之孙,曾随母为曹操收养。少以才秀知名,好老、庄言,累官尚书,典选举。因依附曹爽,被司马懿所杀。他和王弼、夏侯玄等倡导玄学,竞事空谈,开一时风气。在汉儒经学渐失统治作用之后,“援老人儒”,宣称“天地万物以无为本”,主张君主无为而治。又能诗善赋。其《景福殿赋》描写宫殿建筑,颂扬魏明帝曹叡,文辞优美。著作有《道德论》、《无名论》、《无为论》和《论语集解》等。

何晏He Yan

man of letters of Wei of the Three Kingdoms. Works:Collected Expositions of Analects, etc.

何晏?—249

汉末三国人。字平叔。何进之孙。母尹氏,为太祖夫人。晏长于宫省,尚公主,少以才秀知名,好老、庄。正始初,曲合于曹爽,为散骑侍郎,迁侍中、尚书。曹爽败,亦一并被诛,夷三族。

何晏190—249

三国时魏玄学家。字平叔。南阳宛(今河南南阳)人。曾随母为曹操收养。娶魏公主。累官侍中、尚书。性轻佻,好傅粉,人称“傅粉何郎”。和夏侯玄、王弼等倡导玄学,竞事清谈,开一时风气。因附曹爽,为司马懿所杀。在汉儒经学渐失统治作用后,他“援老入儒”,宣称“天地万物以无为本”。主张“君主无为而治”。作《景福殿赋》,颂扬曹魏,描写宫殿建筑,颇为工丽。又著有《道德论》和《论语集解》。

何晏?—249

三国魏玄学家。字平叔。南阳宛县(今属河南)人。何进孙,为曹操收养。与王弼等为“正始之音”的代表人物。主张“天地万物以无为本”。娶魏公主,官至尚书,掌选举。曹爽亲信,为司马懿所杀。著有《道德论》、《论语集解》等。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5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