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塘1474—1543明代学者。其名一作瑭。字粹夫,号柏斋。怀庆武陟(今属河南)人。弘治进士。曾任山西提学副使、南京太常少卿、工户礼三部侍郎、右都御史等职。卒赠礼部尚书。著有《阴阳管见》、《柏斋集》等。在伦理思想上,认为一切善恶皆根源于人之未发之性,人“心之正与不正,虽见于既发之后,实根于未发之前”(《儒学管见》)。同时又重视道德的社会作用,把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视为达到治国平天下的必由之路。其修养论既重“诚意正心”,又重“格物致知”,主张为内省与外求的结合。注重道德实践,反对没有行动的空谈。认为“儒者之学,当务之为急”(《明儒学案·诸儒学案中三》),人之贤与不肖皆可因此而判。何塘的学说在当时颇有反响,王守仁和王廷相对之褒贬不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