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体育教学心理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体育教学心理

体育教学心理

运动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研究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变化规律。其主要内容包括:体育运动学习动机:体育运动是以肌肉活动和心理控制为基础的。动机是直接推动和维持人体活动的内部力量,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心理动因。正确的体育动机是学习体育科学知识、技术、技能,增强体质和培养优秀意志品质的前提。体育动机可分为:
❶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
❷社会动机与个体动机;
❸直接动机与间接动机。直接动机是以个体直接需要为基础,间接动机是以社会需要为基础。培养学生正确学习动机的目的是把较低级的直接动机引向高级的间接动机,从而形成坚定的信念。如把学好体育、练好身体与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结合起来,就是高尚的动机。要教育中学生只有把国家的需要变为个人的需要,才能树立高尚的动机;有了这种动机,才能成为持久而巨大的动力。运动知识的掌握:运动知识的获得是一个完整的认知过程。它是由一系列运动知觉、表象和对运动概念的理解所组成。
❶运动感知。知识的来源在于人的感官对客观世界的感觉。各种感知能力的发展,是形成运动技能的重要心理因素。在教学中,动作的直接感知是运动知识形成的开始阶段,学生需要进行反复模仿练习才能达到独立完成动作阶段。
❷运动表象。运动表象是在感知基础上,对过去感知的肌肉动作在头脑中保留和重现的动作形象。它反映动作在时间、空间、方向、力量、速度、幅度上的特点。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大脑对输入的信息经过加工处理,形成正确而清晰的表象,就能准确地完成合乎要求的运动技能。
❸动作概念。动作概念是在动作表象的基础上形成的。它反映动作的本质,是对动作的高度抽象和概括。动作概念的具体化是在身体练习中完成的。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利用其心理特点,启发他们进行积极思维、记忆,由浅入深,从现象到本质地逐步深入理解,以准确地掌握动作概念。运动技能形成的心理特点:运动技能的形成和发展经历着三个互相联系的阶段:
❶运动技能初步形成阶段。在此阶段,学生的动作生疏,彼此缺乏应有联系,也不协调。这时虽然肌肉感觉也参加了工作,但其感受较弱,故动作控制力差,多余动作多,情绪紧张,常发生错误动作。
❷运动技能巩固阶段。在此阶段,个别动作已经能顺利完成,动作间的联系开始巩固,多余动作减少,协调性增强,紧张情绪减弱,肌肉运动感觉比较明晰和精确,逐渐建立了动力定型。
❸运动技能熟练阶段。此阶段,动作技能的动力定型已巩固,各种肌肉动作联合成了自动化系统,多余动作和心理紧张消除。体育教学与学生个性发展:体育教学是发展学生个性特征的有利条件,如集体对抗性项目能使学生养成团结、协作、守纪律的性格特征;另有不少体育运动可培养勇敢、顽强、不怕困难、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等意志品质。总之,运动项目不同,对发展学生心理品质具有不同作用,体育教师应采用多种运动手段,发展学生的心理品质。

☚ 心理发展的阶段   专项运动的特点与学生的心理差异 ☛
0000676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9:3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