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体性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体性tǐ xìng

本性。佛教指体为实体,性为本性。体,即性。
(例)一种灵苗秀,天生体性空。(三十八·491·)

体性

体性

刘勰《文心雕龙》中的篇名与美学概念。在刘勰之前,人们常用“体”及“体气”等概念来形容文学的风格。刘勰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到决定“体”的,除“气”以外,还有才能学问和习好。才、气、学、习都是由“性”(格)决定的,因而他讲风格时,提为“体性”,以便把才、气、学、习都包括进去。原文是这样的:“然才有庸俊,气有刚柔,学有浅深,习有雅郑,并情性所铄,陶染所凝,是以笔区云谲,文苑波诡者矣。故辞理庸俊,莫能翻其才;风趣刚柔,莫能改其气;事义浅深,未闻乖其学;体式雅郑,鲜有反其习。”

☚ 神思   风骨 ☛

体性tǐxing

性情,脾气:这你尽管放心。这转圈儿几十里,谁……谁不知道我老姜头的~。(林予 谢树《咆哮的松花江》)

体性2721性格;脾气。东北官话。东北〖 〗。他就是那么个~,你别在意。贺宗光《爱牲口》:「这小子新学乍练,不懂牲口的~,错辙打误好用鞭子抽。」胶辽官话。山东长岛〖〗。神态。东北官话。东北。杨大群《关东传奇》:「这个黑眉毛姑娘模样挺俊,~挺安详。」

体性

又称体气。“体”指作品的风格,如 《文心雕龙》把 “体”概括为八种基本类型,即 “总其归途,则数穷八体: 一曰典雅, 二曰远奥, 三曰精约, 四曰显附, 五曰繁缛, 六曰壮丽, 七曰新奇, 八曰轻靡”。“性”指作者的个性, 如作者的才能、气质、学识和习染等。 体和性的结合指作品中所显现的作者的个性,即作品的风格是由作者的个性决定的, 亦即 《文心雕龙 ·体性》所说: “夫情动而言形, 理发而文见, 盖沿隐以至显, 因内而符外者也。”魏曹丕 《典论 ·论文》首先提出: “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 企图从作家才能气质有别的角度来说明风格形成的原因,但失之笼统。《文心雕龙 ·体性》在此基础上指出: “辞理庸㑺)R200606315.0492.37.14= (ər)R200606315.0492.38.29= (luər)R200606315.0493.43.10=(')R200606315.0493.43.21= (′)R200606315.0493.44.22= (\\CRFDPIC\\R200606315\\R200606315.0493.44.22.bmp,莫能翻其才;风趣刚柔, 宁或改其气; 事义浅深, 未闻乖其学; 体式雅郑, 鲜有反其习。”克服了曹丕只注意先天的“气”的片面性,以才、气、 学、 习分别制约着作品中的 “辞理”、 “风趣”、“事义”、“体式”四个方面,这是作家个性决定作品风格的具体阐述。 文学艺术是社会生活在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 因此它必然带上作家的思想感情和个性色彩。 各个作家具有什么样的创作个性, 都直接来自作家个人的生活体验、 艺术实践及其才能、 气质。 这是文艺作品风格形成的主观方面的原因, 也是风格形成的决定性因素, 但客观方面的原因, 对风格的形成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身体

身体

身(身子;身上;身己;身田;身肌;身形;身段;身起;身器;身干) 体(体干;体性;肌体;兽~) 躬(躬体;要躬) 躯(躯体;躯老;躯躬;躯身;身躯) 骸 七尺(~之躯) 大质 骨肉(~未寒) 发肤 筋骨 肝脑 神根 生支
人的身体:肉身 肉体 生身 人身 人体
肉体(相对“精神”而言):躯壳
身体(对外观而言):形体
躯壳,肉体:尸宅
躯体,身体:体躯
身体和相貌:身貌
身体与精神:身心(~交瘁)
确实是人的身体:正身(验明~)
佛教认为为度脱众生而化现的世间色身:真身
人的整个身体和各种器官:百骸九窍 百骸六肱 百骸六藏
身体长度:身长 身高 项跖
身体高大而强壮有力:肌肥骨重
身体极为轻便灵活:身轻如燕
女子肌体洁白,柔美娇嫩:香娇玉嫩
女子肌体温馨柔软:香温玉软 香润玉温
年轻女子身体洁白柔软,散发着温馨的青春气息:软玉温香 软香温玉
身体柔弱:柔肤弱体

另见:躯干 体质 体力 体貌 尸体

☚ 身体及其各部   躯体 ☛

禀性

禀性

体(体量;体性;体气) 质(资质) 情(情性;情心) 本性 立性 素性 负性 真性 器性 胎性 雅性 性命 性道 性禀 内材 真种
禀性和器度:体器
禀性和器识:体识
具有可贵的禀性:贵性
坚贞不移的禀性:贞性
污浊的禀性:秽质
(原来的性质或个性:禀性)

另见:性情 性格 秉性

☚ 本性   气质 ☛

领会

领会

领(领略;领悟) 悟(会悟;晓悟;参悟;解悟;证悟) 晓寤 理会 知会 解会 省发
表示领会的语气:
领会并掌握:领握
领会文章的主旨:心领 心知其意
领会道理:悟理 悟道
 领会某种道理:闻道
 充分领略事理:饱参
领略、享受一番美妙情趣:春风一度
自己寻求适合自己的闲适生活,并在其中领略闲适的乐趣:自适其适
心中领会:心契 心会 心解
 在心神上领会:神会
消化领会:铄化
体味领会:体悟
 体悟真性:体性
欣赏领会:赏会
了解,领会:发悟
领悟,领会:契会
醒悟,领会:惺悟
讽诵领会:讽采
间接地领会:曲喻
实地领会:体验
暗自领会:默会
后来领会:追悟
抽象地领会:悬领
只要自己尽到心意,别人自然会领会:心到神知
(领略事物而有所体会:领会)

另见:理解 了解2 清楚2

☚ 领会   体会 ☛

体性tǐ xìng

❶性情。《商君书·错法》:“夫圣人之~~,不可以易人。”
❷保持人的天性。《庄子·天地》:“夫明白入素,无为复朴,~~把神,以游世俗之间者,汝将固惊邪?”

体性

体性

语见《文心雕龙》第二十七篇题目。“体”、“性”是两个概念,“体”是体貌,这儿指文章的风格。刘勰把文章风格分为四组八体:典雅和新奇、远奥和显附、繁缛和精约、壮丽和轻靡。刘勰对新奇和轻靡两种风格取贬抑态度,显然是对齐梁时代华而不实和诡艳不经的文风有所不满。风格本是抽象概念,这儿能解说得如此切实,显示了刘勰理论上把握的能力。刘勰对于对立的风格,一般并无褒贬,这种客观公允的态度很可取。“性”,指作家的个性、情性。刘勰把作家个性分成才资和学习两个部分。才资是先天而有的,而学习则出于后天。二者之中,他对才资、气质这些天赋看得比后天的学习更重要,虽然他并未否定后者。这种说法略见偏颇,但今天看来,还是有心理学上的依据的。作家的个性与作品风格关系很大,由于个性不同,作品风格也就千差万别。刘勰论述作品风格、作家个性及其相互关系,有许多见解值得今人借镜。

☚ 文思   八体 ☛
0000477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4:1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