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低血容量性休克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低血容量性休克hypovolemic shock

系由于血容量减少而发生的一种休克。主要见于各种原因的大出血、消化道疾病的剧烈呕吐与腹泻、在高热环境中大量出汗又不能供给足够水分、某些疾病不能进水或限制进水过度等造成血容量减少,有效血液循环量不足,使心脑等重要器官缺血缺氧,造成代谢障碍、功能紊乱与失调,可有血压下降、皮肤苍白、肢冷、脉快、呼吸浅快、尿量减少等,严重者昏睡、意识不清或昏迷,可引起死亡。治疗:针对病因止血、输血、输液、吸氧、保温、加强护理等。

低血容量性休克hypovolumic shock

是休克的一种。由于血液或其他体液的大量丢失而引起。临床表现为血压下降、心跳加速和少尿。及时补充血容量是治疗本病的关键。根据休克发生原因,可分为失血性休克和损伤性休克。

低血容量性休克

低血容量性休克

低血容量性休克是由于大量失血 (内出血或外出血)、失水(如呕吐、腹泻、肠梗阻、胃肠道瘘管等)、失血浆(如大面积烧伤、腹膜炎、创伤及炎症等)等原因,致血容量突然降低而引起的休克。此时血压低,心输出量减少,中心静脉压降低及外周血管阻力增高,呈典型的低排高阻型。一般说来,突然丧失血量占总血量的20%(约800ml)以上时,收缩压可为正常或稍升高,舒张压升高,脉压缩小,脉搏较快,为休克代偿期或轻度休克;如失血量达总血量的20~40% (800~1600ml)时,收缩压可降至70~90mmHg,脉压小,脉搏每分钟100~120次,是为中度休克;失血量达总血量的40%(1600ml)以上时,收缩压降至0~70mmHg,脉细数或摸不清,是为重休克。若出血速度慢,延续时间长,如数天内出血1000ml或更多,常不发生休克。
低血容量性休克的原因是血容量锐减,故应积极设法止血并补充血容量。通常可用休克指数来估计失血量。休克指数=脉率÷收缩压。若指数>0.5,表示血容量正常(正常值为0.58);若指数=1,大约有20~30%的血容量丧失;若指数>1,则有30~50%的血容量丧失。

☚ 休克   心源性休克 ☛

低血容量性休克

低血容量性休克

低血容量性休克继发于血容量的损失,包括全血、血浆或水、盐的丧失。全血丧失常见于大血管破裂、腹部损伤所致的肝、脾破裂、上消化道大出血、宫外孕出血等。大量血浆的丧失常见于大面积烧伤或弥漫性腹膜炎时。大量失水、失盐则常见于呕吐、腹泻、绞窄性肠梗阻等。这些情况虽其原始发病各异,但都导致有效循环血量的锐减,从而引起休克的发生。
临床表现主要为低血压、低心排血量和低中心静脉压。处理重点要放在补充血容量。

☚ 失血性休克   损伤性休克 ☛

低血容量性休克

低血容量性休克

低血容量性休克是体内或血管内大量丢失血液、血浆或细胞体液,引起血容量减少所致的休克。其特点为静脉压减低,外周阻力增高和心动过速。出血性休克、创伤性休克、烧伤性休克均属低血容量性休克。
体液的丢失主要通过两个途径:
(1) 体外丢失: 外出血;胃液或肠液从胃肠道丢失,如大量呕吐(幽门狭窄,肠梗阻)、腹泻;尿液从肾脏丢失,如糖尿病、尿崩症和过度利尿;体液从皮肤丢失、如烧伤、渗出性病变、大量出汗等。
(2) 体内丢失: 严重创伤、骨折、挤压伤等内出血; 渗出液或漏出液大量积聚在腹腔 (腹膜炎、胰腺炎、肝硬化);肠梗阻;胸腔或腹腔积血。
当血容量丢失未超过20%时,通过人体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的强烈活动,分泌大量儿茶酚胺,使皮肤、脂肪、骨胳、肌肉和内脏(肝、脾、肾)的微动脉处于收缩状态。容量血管特别是静脉的收缩,使血管床内循环的血容量减少以维持静脉压和静脉回流。人体这种血管床容量的减少,首先表现在内脏血管。此时由于儿茶酚胺对脑和心脏平滑肌的作用不明显,使脑和心的灌注在休克早期仍可得到保证。此外,由于毛细血管床内压力降低,组织间液可以进入毛细血管内,也补偿了一部分血容量,使休克暂时得到改善。但如血容量进一步迅速减少,毛细血管床灌注不足,局部产生酸性代谢产物和组胺,导致毛细血管大量开放,血液停滞于毛细血管床内,不能参与循环。同时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使血容量进一步减少,最后使回心血量大减而引起心功能障碍。当血容量丢失超过40%时,病人将陷于严重休克。
有关循环血流减少对循环、细胞和代谢方面以及对身体各重要器官的影响,参见“休克”条。
临床表现视低血容量的病因、丢失量和速度而异。按休克的严重程度,一般可分为轻、中、重三种,但其间并无明确分界线。
有明确病因者,结合临床表现易于诊断。但各种类型的休克,常合并低血容量,此时血流动力学监测,则有助于诊断和指导治疗。参见“休克”条。
治疗的重点是迅速补充血容量,并尽快找出病因予以纠治,由于最常见的原因是出血,因此必需尽快找出出血的原因,制止出血,以防止休克的发展。判断补液的量和速度以及液体的选择,必需根据临床表现,血流动力学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根据失血、失水或失血浆程度而给予相应的液量。一般方法是立即于30~40min内输入生理盐水1,000~2,000ml,如病情需要,速度可更快。大量失血者,最好补充全血,常需1,000ml或更多。严重失血经输血无效或动脉失血者,可先作动脉输血,输血量在2,500ml以内,可采用血库贮存的枸橼酸血,每输完1,000ml,静注10%葡萄糖酸钙10ml以中和枸橼酸,超过2,500ml时,应改用新鲜肝素血,并按1:1比例鱼精蛋白中和之。如一时未能获得全血,应先用扩容剂,如右旋醣酐、血浆或白蛋白。早期扩容,快速输入,容量补足这三个环节很重要。在紧急情况下,由于客观条件所限,一时来不及补充血容量,病人血压骤降,有可能导致脑和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而危及生命时,可应用升压药如间羟胺或去甲肾上腺素静脉滴注,但仅能作为一种临时应急措施,时间切忌过长,以免加重休克时微循环障碍造成不可逆性休克。如血容量已补足,特别是有少尿或尿闭时,可选用多巴胺或异丙肾上腺素静脉滴注,以达到增强心肌收缩力,降低外周阻力,增加心排血量和微循环血流量。

☚ 感染性休克   神经原性休克 ☛
0001854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6:1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