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低血压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低血压

(反)高血压

低血压←→高血压dī xuè yā ← → gāo xuè yā

低血压:成年人的动脉血压收缩压长期地低于90毫米水银柱时叫低血压。
高血压:成年人的动脉血压持续地超过140/90毫米水银柱时叫高血压。有症状性高血压和原发性高血压两种。
【例】 全国心血管学术会议,将动脉血压的正常范围规定如下: 39岁以下收缩压不超过140毫米汞柱,40—49岁以下收缩压不超过150毫米汞柱,50—59岁以下收缩压不超过160毫米汞柱,60岁以上收缩压不超过170毫米汞柱。不管那一年龄组,舒张压不应超过90毫米汞柱,超出这个范围,便被认为是高血压。凡收缩压长期低于90毫米汞柱者被认为是低血压。(山东医学院《人体机能学》编写组:《人体机能学》)

低血压hypotension

成年人肱动脉血压低于12/8kPa(90/60mmHg),叫低血压。可为生理性的,亦可为病理性。生理性可有长期,亦可为临时性:长期性与家族、遗传、体质等先天因素有关,始终处于较低值,但无低血压症状;临时性多与劳累、休息不足、饮食量减少、排汗量过多等有关。病理性分急性与慢性2种:急性者多由于血容量短期内大量减少、末梢血管广泛扩张、心功能急性障碍等引起;慢性者可由全身性消耗性疾病而致、神经系统疾病、血液系统、血管疾病、心脏疾病而致,伴有低血压症状,需查明原因并以原因治疗为主,适当对症。

低血压hypotension

指成人肱动脉血压低于12/8kPa (90/60mmHg)。分急性和慢性两种,前者指血压突然显著下降,表现为晕厥或休克;后者包括体质性、体位性、高山性低血压和继发于内分泌病、心血管病及慢性消耗疾病的低血压。患者有乏力、头晕、嗜睡及记忆减退等。治疗应针对病因并采用对症疗法。

低血压

低血压

当成人肱动脉血压<90/60mmHg时,称为低血压,可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类。当血压由正常或较高的水平突然下降至正常范围以下者,称为急性低血压,主要表现为晕厥与休克两大综合征(参见“晕厥”与“休克”条)。
慢性低血压有原发性低血压、特发性体位性低血压与继发性体位性低血压三种类型。
(1) 原发性低血压(体质性低血压): 多见于体质较瘦弱者,女性患者较多,可有家族遗传倾向。多数体质性低血压患者无自觉症状,仅于体格检查时发现,无临床意义。少数患者则有易疲倦、头痛、头晕、心悸或心前区不适等,也有合并某些慢性疾病或营养不良者。体质性低血压患者经各项检查均无明显异常。
(2) 特发性体位性低血压: 中年以上患者,尤其是男性,于站立时逐渐发生虚弱感、头晕、眼花、腿软、眩晕乃至晕厥,而无任何原因可查者,符合特发性体位性低血压(或特发性直立性低血压) 的诊断。发作时患者面色苍白,但恶心少见,血压下降至90/60mmHg以下,心率改变不大,也无出汗,而常伴有阳萎与膀胱、直肠功能障碍。数年后患者还可逐渐出现锥体外系症状如肢体强硬、粗大震颤、表情呆滞、活动减少等,小脑系症状如平衡失调、步态蹒跚、共济失调等。低血压发生原理可能由于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引起直立时小动脉收缩功能障碍所致。也有人认为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原发性变性疾病。如测量患者卧位和直立后的血压,每分钟一次,连续五次,收缩压下降至50mmHg左右,患者并出现上述症状,则进一步支持本病的诊断。
(3) 继发性体位性低血压: 患者病因明确,发作时心率正常或加快,常见于下列情况:
❶脊髓疾病: 如脊髓痨、多发性硬化、脊髓空洞症、肌萎缩脊索硬化、脊髓出血等。
❷急性传染病恢复期: 如大叶肺炎、伤寒、斑疹伤寒、恙虫病等的恢复期。
❸内分泌疾病: 如慢性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Addison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❹慢性消耗性疾病与营养不良: 如重症糖尿病、慢性胰腺炎、吸收不良综合征、结核病、恶性肿瘤等。
❺心血管疾病: 高度主动脉瓣狭窄、二尖瓣狭窄,慢性缩窄性心包炎,心肌病,多发性大动脉炎(无脉症)、高山病等。
❻降压药与镇静药的应用: 如胍乙啶、肼苯哒嗪、氯丙嗪等的应用。

☚ 高血压   休克 ☛

低血压

低血压

低血压是体循环动脉血压低于正常的总称。按常规测量方法(见“高血压”条),测得成人肱动脉血压低于90/60mmHg即为低血压。
低血压有原发性低血压和继发性低血压两大类。以后者多见。
原发性低血压亦称体质性低血压(constitutional hy-potension)是一种较少见的临床综合征,与体质较差有关。常见于体质较瘦弱的人,尤其是女性,可有家族性的倾向。病人可无自觉症状,仅在体格检查时发现血压低于正常。有些病人则有头晕,甚至昏厥,以及类似心脏神经官能症的表现,如精神疲乏,健忘、头痛、心悸、心前区不适等。
原发性低血压预后好。无自觉症状者,治疗主要在于增强体质,可服补益气血的中药方剂如八珍汤之类;有头晕或昏厥症状者,可进高钠盐饮食,服用麻黄素25mg每日3~4次或肾上腺皮质醇制剂如强的松10mg或地塞米松0.75mg每日3~4次等以增高血压。要注意与继发性低血压鉴别。
继发性低血压发生于一些疾病或综合征中,为这些疾病的一项临床表现,主要见于:
(1) 休克:低血压最常见于休克,为各种原因引起急性循环功能不全,组织灌注广泛而显著不足所致。这种低血压一般发展很快,血压从正常或较高的水平迅速降低,甚至测不出,同时出现一系列循环功能不全,细胞受损和代谢障碍的表现(见“休克”条)。
(2) 心血管病:重度主动脉口狭窄、严重二尖瓣狭窄,缩窄性心包炎,限制型心肌病等,由于心排血量降低,常伴有低血压,并可出现昏厥症状。多发性大动脉炎、动脉粥样硬化,先天性动脉畸形等累及主动脉弓的头,臂分支导致管腔狭窄,或这些动脉受到外部肿块的压迫或血栓阻塞,可使上肢血压降低,甚至测不出,同时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形成独特的上肢低血压,可伴有上肢或脑缺血症状。
(3) 内分泌病: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Addison病)、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Simmond综合征和Sheehan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内分泌病都可伴有低血压,这些疾病病程多属慢性,但也有急性发病的,慢性病程中也可因危象发作,血压急剧下降。
(4)慢性消耗性病和慢性营养不良: 慢性消耗性病如恶性肿瘤、结核病等,慢性营养不良如吸收不良综合征,严重糖尿病,慢性胰腺炎和慢性肝病等,都可伴有低血压。
(5)高原低血压:为高原性心血管病的一种类型,发生于从平原地区进入高原的人,除低血压外还常有类似神经官能症的症状(见“高原性心血管病”条)。
(6) 体位性低血压:主要为在立位时出现的低血压,可见于多种疾病,但也有原因不明者 (见“体位性低血压”条)。
继发性低血压的预后随原发疾病的不同而异。治疗主要在于治疗其原发疾病,此外在急性阶段血压迅速下降时应用加压胺类,血容量扩张剂等(见“休克”条)。在慢性阶段血压持续较低时,可采用治疗原发性低血压的方法处理。

☚ 周围循环衰竭   体位性低血压 ☛
低血压

低血压hypotension

指成人肱动脉血压低于90/60mmHg。低血压是临床上常见且重要的体征。可分为原发性低血压与继发性低血压两大类。由于收缩压主要反映左心室收缩功能及心输出量,故收缩压过低较舒张压过低更重要。低血压对机体的影响主要是它能引起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尤其大脑缺血可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表现为乏力、头晕、嗜睡及记忆力减退等,严重者可发生黑朦甚至晕厥。

☚ 收缩期高血压   原发性低血压 ☛

低血压

hypotension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2:4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