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估税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估税 东晋南朝对交易买卖征收的税。东晋规定,对奴婢、牛、马、田宅等买卖,数额较大又有契约的,每1万钱抽征400钱,买方出100钱,卖方出300钱,称“输估”;买卖数额小又没有契约的,值百抽四,称“散估”。 估税古代所征的一种市场税名。《晋书·甘卓传》:“卓外柔内刚,为政简惠,善于绥抚,估税悉余,市无二价。” 旧时的一种税名 旧时的一种税名捐(捐税;租~;国~;杂~;苛~) 籍 ☚ 税种 赋税 ☛ 估税东晋南朝时对买卖行为所课征的税。类似后代的契税和营业税。《晋书·食货志》:“晋自过江,凡买卖奴婢,马牛、田宅,有文券,率钱一万,输估(税)四百入官,卖者三百,买者一百;无文券者,随物所堪,亦百分收四,名为散估。历宋齐梁陈,如此以为常。”这种均输的估税,表面上是为抑商励农,实则为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估税 估税亦称“输估”。类似现在的契税、交易税性质的一种课税。实行于东晋及宋、齐、梁、陈等朝代。东晋时,凡货卖奴婢、马牛、田宅,有文券,率钱一万,输估四百入官,卖者三百,买者一百,这就是估税。无文卷者,随物所堪,亦百分收四,名为散估。历宋齐梁陈四朝,以为常。 ☚ 关津税 散估 ☛ 估税 估税亦称“输估”。东晋及宋、齐、梁、陈等朝代实行的一种契税。东晋时,凡货卖奴婢、马牛、田宅,有文券者,价钱1万,输估400文入官,卖者出300文,买者100文。无文券者,随物所堪,亦收买价的4%,名为散估。历宋、齐、梁、陈,以为常。 ☚ 平余 钱粮 ☛ 估税东晋南朝征收的商业税。有“输估”与“散估”之别。 《隋书·食货志》: “晋自过江,凡货卖奴婢、马、牛、田宅,有文券,率钱一万,输估四百入官,卖者三百,买者一百。无文券者,随物所堪,亦百分收四,名为散估。”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