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皇孙案
清乾隆时村童冒充皇孙案。乾隆四十五年 (1780) 春,弘历南巡回銮驻跸涿州。一僧人带一幼童见驾,称幼童为履端亲王次子,因次妃王氏妒嫉,于襁褓时弃之荒野。僧人怜之而收养。履端亲王永珹,是弘历第四子。其侧妃王氏为永珹所钟爱。有一妃生次子,其时永珹随弘历在滦阳,而次子以出痘而死。王府内人皆称被王氏所害。弘历亦得风闻,故疑该幼童可能是皇孙。讯问嫡妃伊尔根觉罗氏,嫡妃称,王子死时,她曾抚尸而哭,并非为王氏所弃者。弘历乃召童子回京师,命军机大臣会鞠。诸大臣见童子相貌端庄,且敢直呼和坤之名,不敢断定真伪。一军机司员独上前批其颊,斥其何处村童,为人利用,敢冒灭门之罪。童子惶惧,自称姓刘,为僧人所教。于是定案。斩僧人于市,戍童子于伊犁。后在伊犁仍自称皇孙,被松筠所斩。尽管如此,王府一姓杨太监坚持认为,永珹次子出痘时并没有死,王氏暗地以他尸易之。而命一个叫萨凌阿的人抱出王府,弃之荒野。嫡妃所抚哭者并非真王子。此案仍有许多疑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