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满洲国弘报处
伪满洲国建立时,设立的思想文化统治机构——资政局弘报处。1933年底废资政局,在伪国务院总务厅设情报处。1937年情报处改组为弘报处,统一控制对内外宣传,1941年,伪满洲国为强化思想文化的统治,扩充了弘报处,将治安部对报刊、邮件的检查和邮政总局对广播的监督等均移交弘报处,并实施新闻报道的统一。在弘报处的筹划下在1935年10月成立了管辖伪满洲新闻、通讯的机构——“满洲弘报协会”,把报道、言论、经营三方面统一起来、实行“官制统治”。1941年1月16日“满洲弘报协会”解散,成立满洲新闻协会,在报纸出版、发行方面建立三大新闻社,它们是:《康德新闻》社(用中文出版,合并十八家报社);《满洲日日新闻》社(用日文出版,合并三家报社);《满洲新闻》社(用日文出版、合并六家报社)。1945年5月《满洲日日新闻》社与《满洲新闻》社合并为《满洲日报》社。
弘报处下设有满洲影片协会、广播协会。伪满时期,通过弘报处实际在关东军报导部和调查部指挥下形成一整套的思想文化统治机构,对广大人民实行严厉的法西斯文化专制。给东北人民套上了沉重的殖民地思想文化统治的枷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