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伪传邸钞案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伪传邸钞案 伪传邸钞案这是发生在1750年的我国一起唯一有详细记载的伪造传播邸报的案件。1750年7月,江西抚州卫千总卢鲁生,听到乾隆皇帝将要南巡的消息,因虑及办差赔累,希图停止巡幸,便与南昌守备刘时达商议,编写了一个奏稿,列举“五不解十大过”,劝皇帝不要下江南巡幸。因为当时吏部尚书孙嘉淦有“敢言”的声誉,就假借他的名义,充作他的奏疏,并伪造了“朱批”,假借由内阁发抄的“邸钞”,交给提塘传抄。1751年7月,云贵总督硕色发觉,向朝廷奏报,乾隆皇帝当即谕令各省巡抚密访严拿。1753年1月破案,2月,卢鲁生在重病临死前被凌迟处死;同年秋,刘时达及卢鲁生的两个儿子卢锡龄、卢锡荣被斩首处死。此案涉及许多人,历史记载有名者50人,因办案不力被革职者多人。戈公振在《中国报学史》第二章第十二节中也专门提到此事。记载此事的史籍为《东华录》,用25段文字详细记载了从发案到结案的全过程。 ☚ 京报房 雍正初年“小抄”失实案 ☛ 伪传邸钞案 伪传邸钞案发生在1750年的我国一起唯一有详细记载的伪造传播邸报的案件。1750年7月,江西抚州千总卢鲁生,听到乾隆皇帝将要南巡的消息,虑及办差赔累,希图停止巡幸,便与南昌卫守备刘时达商议,编写了一个奏稿,列举“五不解,十大过”,劝皇帝不要下江南巡幸。因为当时吏部尚书孙嘉淦有“敢言”的声誉,就假借他的名义,充作他的奏疏,并伪造了“硃批”,假借为内阁发抄的“邸钞”,交给提塘传抄。1751年7月,云贵总督硕色发觉,向朝廷奏报,乾隆皇帝当即谕令各省巡抚密访严拿。1753年正月破案,二月,卢鲁生在重病临死前被凌迟处死;同年秋,刘时达及卢鲁生的两个儿子卢锡龄、卢锡荣被斩首处死。此案涉及许多人,历史记载有名者50人,因办案不利被革职者多人。戈公振在《中国报学史》第二章第十二节也专门提到此事。记载此事的史籍为《东华录》,共有25段文字详细记载了从发案到结案的全过程。 ☚ 重庆新闻学院 伪满洲国弘报处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