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心赋
辞赋名篇。北朝周庾信作。《庾信集》、《艺文类聚》、《文苑英华》等见载。据赋《序》云:庾信二男二女一孙,相继于金陵丧乱(侯景之乱)、留魏期间亡殁;又伤己之去梁即魏,不能复归,“既伤即事,追悼前亡,唯觉伤心,遂以《伤心》为赋。”赋分序、赋两部分。“序”言作赋之由;“赋”以家国倾覆、身世飘零作背景,先叙“在昔金陵,天下丧乱,王室板荡,生民涂炭。兄弟则五郡分张,父子则三州离散”,再叙“已触目于万恨,更伤心于九泉”,以伤悼弱子稚女的夭殇,呻叹山河家国的破碎败亡,寄托乡关之思及失子之痛。该赋以骈、散为序,序、赋相成,结构匀称而活泼;最能体现庾信后期辞赋内容上的国破家亡、故国乡关之哀痛,艺术上的情真意挚、血泪迸溢以及汇合南方精巧绮丽与北方苍凉遒劲赋风的特点。《周书·庾信传》云:“当时后进,竞相模范,每有一文,京都莫不传诵。”其影响如此。清倪璠云:“《伤心赋》者,虽伤弱子,亦悼亡国也。”(《注释庾集题辞》)近代姚华则说,《伤心赋》等“酝酿陈篇,孕育新制,遂启唐风。”(《论文后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