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传播途径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传播途径channel of spread

病原物传播体借助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从发病植株或部位向健康植株或部位扩散蔓延的动力方式,有时还包含侵染来源。病原物传播体都要借助某种力量才能完成传播,传播病原物的主要外界动力来自二方面: 一是自然因素,造成自然传播,其中有风传、雨传、昆虫或其他生物介体传播。另一是人为因素,造成人为传播,包括人的携带和各种农事活动。以上均为被动传播。少数病原物传播体可以依靠自身的活动进行主动传播,如真菌孢子的释放、菌丝和根状菌索的生长、线虫的爬行、鞭毛菌游动孢子和细菌的游动等,主动传播的距离和速度十分有限。
气流传播 又称空气传播,简称气传、风传。为大多数真菌病害的最主要传播方式。真菌孢子小而轻,容易进入空中被气流携带而传播。有些真菌的子实体还有特殊的机能将孢子弹射到空气中。霜霉菌和接合菌的孢子囊、大部分子囊菌的子囊孢子、半知菌的分生孢子、以及锈菌的各种类型的孢子和黑粉菌的孢子,都可以随气流传播,气传距离一般较远,甚至在万米以上的高空和离开海岸960千米的大洋中都可捕捉到孢子,但能引致侵染发病的有效传播距离一般不超过百米,远则几百米乃至几公里,只有少数病害可达上百公里以外。影响病害有效传播距离的因素很多,如风向风速、孢子形态特征、适应能力、沉降区感病寄主的有无及与感病期吻合程度等。因此适应远程传播的病原物在适宜条件下可以产生大量孢子,如一个稻瘟病病斑上每日平均产孢子6000个左右,小麦叶锈病一个孢子堆日产孢量近2000个。因而即使在传播中孢子成功地引致子代病害的概率很低,也能保证病原物的生存和繁衍。
雨水传播 广义的雨传包括由降雨、地面径流和灌溉水等引致的传播。病原细菌、真菌中黑盘孢目和球壳孢目的分生孢子及某些为害穗和叶片的线虫,主要靠雨滴飞溅传播或风雨交加传播。雨滴传播距离最多几米,风雨交加时可远些; 地面径流和灌溉尤其是串灌流水传播较远,如水稻白叶枯、烟草黑胫病、大白菜软腐病、小麦霜霉病等流水传播明显,土壤线虫也可由流水传播。
昆虫和其他生物介体传播 多数病毒病和全部类菌原体病害由昆虫和螨类传播,其中以蚜虫、叶蝉和飞虱为主。许多细菌病害如大白菜软腐病和真菌病害也可由昆虫传播。除此鸟类亦可携带传播寄生性种子植物的种子。由昆虫传播的病害因昆虫的迁飞习性,特别是具有远距离迁飞习性的昆虫如蚜虫、叶蝉、飞虱,可把病害传播到上百公里以外,其流行程度取决于昆虫的种群数量、带毒率、活动程度、迁飞距离及其环境条件。
人为因素传播 以带病的种子、苗木和其它繁殖材料的流动最重要,农产品和包装材料的流动与病原物传播的关系也很大。这种人为传播可达很远距离且不受自然和地理条件的限制,是造成病区扩大和新病区形成的主要原因。检疫是限制这种传播的法律保证。其次,也不能忽视一般农事操作引起的病害传播。耕作、施肥是许多土传病原物的重要传播途径。大水漫灌会扩大多种病原物的传播。移栽、整枝、打叉、打顶、绑架等管理作业经常传播易于摩擦接种的病毒病害。切刀可以传染马铃薯环腐病。

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chuanbotujing

病原体自传染源排出后,在外界环境停留,再侵入易感机体的过程。不同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不同,同一种传染病在不同条件下其传播途径也不相同。常见的传播途径有:(1)空气传播:当病人讲话、咳嗽、打喷嚏时,喷出含有病原体的飞沫,如被周围的易感者吸入,即可能被传染。麻疹病毒、脑膜炎球菌、百日咳杆菌等都是通过飞沫传播。含某些病原体的分泌物或飞沫落地干燥后,再随尘土飞扬,被易感者吸入,亦可造成感染,这种传播方式叫尘埃传播。耐干燥的病原体都可经过这种方式传播。经空气传播的疾病多为呼吸道传染病。(2) 水传播: 传染源的分泌物或排泄物,常可直接或间接地造成水源污染,病原体经水侵入人体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经饮水侵入人体,如痢疾、霍乱等肠道传染病和病毒性甲型肝炎等。二是由于人体与疫水接触,病原体经皮肤和粘膜侵入人体,如血吸虫病、钩端螺旋体病等。(3) 食物传播: 在食物的加工、运输、贮存和销售过程中,若不注意卫生,食物便可能被病原体污染而引发传染病。此外,有些动物性食品本身就带有某种病原体,如感染绦虫的猪、牛肉和带有结核杆菌的牛奶等。(4)接触传染: 分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两种。直接接触是传染源与易感者直接接触而不需任何外界因素所造成的传播,如性病、狂犬病等。间接接触是由传染源的分泌物或排泄物污染日常生活用品所造成,如猩红热可通过被污染的儿童玩具、食具传播。(5)媒介节肢动物传播:如苍蝇可传播急性肠道传染病;蚊子、白蛉子在叮咬时,能将病原体传播给健康人。(6)经土壤传播:某些传染病的病原体,可通过污染的土壤传播,如破伤风、炭疽等。(7)医源性传播:是医疗器械或药品、生物制品被病原体污染后,在治疗或预防过程中得以传播。除了以上7种水平的传播途径外,病原体还可经母体的胎盘传递给胎儿,称垂直传播。

☚ 传染源   易感人群 ☛

传播途径route of transmission

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再侵入新的易感者机体所经由的途径,叫做传播途径。传染病都有其一定的传播途径,如呼吸道传染病(麻疹、白喉、百日咳、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经空气(飞沫、尘埃)途径传播;消化道传染病(霍乱、伤寒、痢疾、传染性肝炎等)经水与食物传播;有些疾病(鼠疫、疟疾、森林脑炎等)由虫媒传播;有些疾病(某些寄生虫、破伤风、炭疽等)经土壤传播;有的经直接接触传播。掌握各种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对控制其流行有重要意义。

传播途径

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到达易感者前在外环境中所经历的全部路程。有经空气、水、食物、接触、虫媒及土壤传播等多种方式。一种传染病可经一种或数种方式传播,如麻疹只经空气传播,而甲型肝炎可经接触、食物和水传播。一种传染病病原体在传播过程中也可改变传播方式,如病原体先经水而后再经食物传播。

传播途径

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到侵入新宿主所经过的途径。是传染病流行的3个基本环节之一。通常有飞沫传播、空气传播、水传播、饮食传播、接触传播、虫媒传播等。每种传染病可以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传播途径。如乙型病毒性肝炎主要经血液传播、密切接触传播及母婴垂直传播,也可经唾液由口传播。

传播途径route of transmission

是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借助一定的传播因素到达另一个易感机体所经历的途径。有经空气传播、经水传播、经食物传播、经接触传播、经节肢动物传播和经土壤传播等方式。传染源病原体可以通过一种或数种途径传播,如炭疽;也可在传播过程中改变传播途径,如伤寒和痢疾等。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2:5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