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会姑娘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会姑娘 会姑娘苗族青年恋爱自由。在喜庆的节日,赶场的日子,甚至在寨子放电影时,都是苗族青年们相会,进行交际活动的机会。苗语称之为“昌帕”,意为“会姑娘”。 ☚ 苗族婚俗 花定情 ☛ 会姑娘 会姑娘社交恋爱习俗。流行于湘、黔、桂苗族聚居地区。苗族婚姻虽以父母包办较为普遍,但婚姻自主程度较高,各地都有以择偶为主要目的的自由社交活动形式。而且未婚青年男女普遍享有婚前的社交自由。有些自主婚姻就是通过青年男女的公开社交活动达到的。苗族对这种社交活动有独特的称谓。因居住地区和方言的不同,在称谓上存在着许多差异。湘西及贵州松桃苗族地区称为“会姑娘”或“赶边边场”,广西大苗山苗族称为 “坐寨”,广西融水称为“坐妹” 或 “走寨”,黔西北苗族称为 “踩月亮”,黔东南苗族地区称为 “游方”; 汉族和苗族周边的民族称其为 “摇马郎”。其目的是通过自由恋爱选择对象。“会姑娘”多在苗族的苗年、爬山节、四月八节、龙船节、吃新节、芦笙节等传统节日进行。届时,未婚青年男女或三五成群或单独结对,或公开或悄悄地进行对歌和交谈。“会姑娘”一般都有规定的地点。白天通常在寨子旁边的风景树下进行,夜间则在设于寨子中央或寨边空地上的专门场所进行。均为男青年到女青年的寨子去,用吹口哨、吹木叶、吹夜箫、吹芦笙或唱歌等方式邀请女青年出来。白天所唱邀请之歌名为 “飞歌”,曲调高亢嘹亮,离寨子较远的姑娘们容易听到; 夜间所唱之歌名为 “扯嗓歌”,曲调委婉,以免影响附近其他人的休息。姑娘们听到邀请的歌声,便换上干净漂亮的衣服,邀约女伴或自己的幼妹陪同,前去与邀请自己的男青年攀谈对唱。男女双方通过对唱情歌各抒胸臆。“会姑娘” 的形式虽毫无拘束但却严肃认真,在对歌或谈话中,不得口出粗言,不得动手动脚或强拉女方的手,更不许有其他越轨行为。如男方有不礼貌行为,不仅会遭到女方的冷遇,还会招来众口谴责。正是这种习惯法约束着人们的行为,维护了 “会姑娘” 活动的健康进行。相会结束后,有意者则相约再会日期,经过多次接触和了解,最后结为夫妻; 特别中意者甚至有直接相约婚期的。从初次“会姑娘”相识到最后结合,一般要经过集体对唱和单独密谈两个阶段。“会姑娘” 时所唱之歌内容丰富,在不同阶段都有相应的歌,按照顺序可分为见面歌、青春歌、赞美歌、求爱歌、相爱歌、分别歌等。 ☚ 合八字 竹嫁妆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