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Fá现行罕见姓氏。今广东之吴川有分布。《姓氏考略》收载,其注引清人张澍之说云: “必以有战伐之功,因为氏。” 周代有伐子。 伐fú❶砍木。傅毅《琴賦》:“乃升伐其孫枝,命離婁使布繩。”王粲《柳賦》:“嘉甘棠之不伐,畏取累于此樹。” ❷擊。班固《東都賦》:“然後舉烽伐鼓,以命三驅。” ❸泛指討伐,攻打。杜篤《論都賦》:“信威于征伐,展武乎荒裔。” ❹敗,毁。見“伐性之斧”。 ❺功勞。蔡邕《筆賦》:“紀三王之功伐兮,表八百之肆觀。”誇耀自己的功勞、才能也叫伐。杜篤《論都賦》:“上猶謙讓而不伐勤。” 伐 《说文》:“伐,击也。”《左传·庄公二十九年》:“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轻曰袭。”伐,攻击。 1.通“閥” fa [例一] 《左传·成公十六年》:“卻至骤称其伐阅。”伐阅,即阀阅,功劳阅历。伐通“阀”。 [例二] 《史记·高祖功臣侯年表序》:“古者人臣功有五品:以德立宗庙定社稷曰勳,以言曰劳,用力曰功,明其等曰伐,积日曰阅。” 伐,並母、月部; 阀,並母、月部。並母双声,月部迭韵,属双声迭韵通假。 2.通“旆” pei [例] 《群经音辨》三:“其旂伐伐。伐伐,旂貌也。”伐伐,《诗·小雅·出车》作“旆旆”。伐通“旆”。 伐,並母、月部;旆,並母、月部。並母双声,月部迭韵,属双声迭韵通假。 伐 伐fá❶砍伐。《周南·汝坟》一章: “遵彼汝坟,伐其条枚。”毛《传》:“遵,循也。汝,水名也。坟,大防也。枝曰条;干曰枚。”《小雅·小弁》七章:“伐木掎矣,析薪扡矣。”掎,jǐ,支撑树顶,防其倒。析薪,劈柴。扡,chǐ,顺着纹理砍劈。毛《传》:“伐木者掎其巅,析薪者随其理。”郑《笺》:“掎其巅者,不欲妄踣之。扡,谓观其理也。必随其理者,不欲妄挫折之。”《大雅·生民》三章:“诞寘之平林、会伐平林。”毛《传》:“诞,大;寘,置。天生后稷,异之于人,欲以显其灵也。置之平林,又为人收取之。”朱熹《集传》:“会,值也。值人伐木而收之。” ❷进攻,征讨。《小雅·出车》五章:“赫赫南仲,薄伐西戎。”南仲,宣王时为将。毛《传》:“赫赫,盛貌。”朱熹《集传》:“言此南仲今何在乎?方往伐西戎而未归也。”《大雅·大明》六章:“保右命尔,燮伐大商。”毛《传》:“燮,和也。又遂命之尔,使协和伐殷之事。”朱熹《集传》:“右,助;燮,和也。天又笃厚之,使生武王,保之助之命之,而使之顺天命以伐商也。”《商颂·殷武》一章:“挞彼殷武,奋伐荆楚。”毛《传》:“挞,疾意也。殷武,殷王武丁也。荆楚,荆州之楚国也。”郑《笺》:“有钟鼓曰伐。殷道衰而楚人叛,高宗挞然奋扬威武,出兵伐之。” ❸击,敲打。《小雅·采芑》三章:“方叔率止,钲人伐鼓。”方叔,卿士,宣王南征时为将。朱熹《集传》:“伐,击也。钲以静之,鼓以动之,钲鼓各有人,而言钲人伐鼓,互文也。程子曰:振旅亦以鼓行金止。”《小雅·鼓钟》三章:“鼓钟伐鼛,淮有三洲。”毛《传》: “鼛 (gāo),大鼓也。三洲,淮上地。” ❹败坏。《小雅·宾之初筵》四章:“醉而不出,是谓伐德。”朱熹《集传》:“伐,害。宾醉而出,则与主人俱有美誉,醉至若此,是害其德也。”马瑞辰 《通释》: “《说文》、《广雅》并云: ‘伐,败也。’伐德,犹言败德。”《说苑·反质篇》:“既醉而出,并受其福,宾主之礼也。醉而不出,是谓伐德,宾主之罪也。” ❺通“瞂”,盾。《秦风·小戎》三章:“厹矛鋈錞,蒙伐有苑。”毛《传》:“厹,三隅矛也。錞,鐏也。蒙,讨羽也。伐,中干也。苑,文貌。”郑《笺》:“蒙,厖也,讨,杂也。画杂羽之文于伐,故曰厖伐。”陆德明《经典释文》:“伐,本又作瞂。”《说文》: “瞂,盾也。”朱熹《集传》:“厹矛,三隅矛也。鋈錞,以白金沃矛之下端平底者也。蒙,杂也。伐,中干也。盾之别名。苑,文貌。画杂羽之文于盾上也。” ☚ 优哉游哉 仳 ☛ 伐读音f·a(ˊ),为a韵目,属a—ia—ua韵部。房越切,入,月韵。 ❶砍伐。 ❷征伐;攻打;攻讨。 ❸自夸。 上一条: 疺 下一条: 垡 伐fá碾、磨:是老顾啊,你也想~各子,好,老义大叔这点一会儿就推完了,你接上正好,还不用扫碾盘了。(梁之《长白山人》)∣牲口棚的后边,是碾磨房,里面传出吱扭吱扭的~米声。(梁之《长白山人》) 伐蹬,踢。《独弦操》(191):“说罢,就锉着牙关,朝王兴平狠狠伐了一脚。” 伐〔fa〕 ceut: ~木。ceutndut. 伐puak5[p′uaɂ]❶跨 ⊳骹~蜀下(脚跨出一步)。 ❷(量)用于步伐 ⊳几~也行遘(几步路也走不到)。 ❸披挂 ⊳衣裳罔~𥮕𠲥(衣服随便挂在竹竿)。 伐ㄈㄚˊfá二2032①动跨;迈。闽语。福建福州〖 〗。~步。福建福清〖 〗、莆田〖 〗、厦门〖 〗。~出户橂跨出门槛‖~大步‖~上马。②动捆。晋语。山西襄垣〖 〗、长治〖 〗。~条帚。③动踢。晋语。山西忻州〖 〗。~咾他一脚。④动分担一些。客话。广东梅县。《客家情歌精选・一心遮盖有情人》:「见妹挑担百二三,阿哥心头着下惊。心想同你~多少,又见人多唔敢声。」⑤名步伐;脚步。闽语。福建厦门〖 〗。大~大步‖细~小步。⑥量相当于「步」(用于脚步)。闽语。福建厦门〖 〗。伐两~迈两步。⑦副一齐。中原官话。山东平邑〖fa53〗。这钱凑齐后一~给你。⑧助相当于「吗」。吴语。上海:生仔毛病要到医院里去看~?   伐fa❶讨伐,征伐。《左传·隐公四年》:“秋,诸侯复~郑。” ❷夸耀。《庄子·山木》:“自~者无功。”《管子·宙合》:“功大而不~。” 伐fá❶砍 △ 采~。 ❷征讨;攻打 △ 北~|征~。 ❸姓。 【注意】跟“代”不同,右偏旁是“戈”,不是“弋”。 伐❶砍:~木︱砍~︱采~。 ❷攻打;攻击:讨~︱征~︱北~︱吊民~罪︱党同~异︱大张挞(ta)~︱口诛笔~。 ❸自夸:~善︱不矜(jin)不~。 ❹击;敲打:~鼓。 ○步~(队伍操练时行走的步子)︱作~(做媒)。 伐fá❶ 砍:伐木。 ❷ 攻打:征伐│讨伐。 ❸ 姓。 伐(2次) 攻伐;征伐。桀~蒙山 不胜心~帝《天》 伐fá攻伐;征伐;征讨。《孟子·梁惠王下》:“汤放桀,武王伐纣。”赵岐注:“伐,讨伐。”《天问》:“桀伐蒙山。”王逸注:“言夏桀征伐蒙山之国。”《天问》:“不胜心伐帝。” 伐fa伐功 伐柯 伐木 伐区 伐善1 伐阅 伐罪 笔伐 步伐 采伐 砍伐 滥伐 杀伐 挞伐 讨伐 斩伐 征伐 主伐 作伐 伐功矜能 伐罪吊民2 党同伐异 不矜不伐3 大张挞伐 口诛笔伐 执柯作伐 伐(同)征 侵 袭 攻 讨 伐❶謂擊刺。《詩經·大雅·皇矣》:“是伐是肆,是絶是忽,四方以無拂。” 鄭玄箋:“伐謂擊刺之。” 《禮記·郊特牲》:“孔子曰: 三日齊,一日用之,猶恐不敬,二日伐鼓,何居?” 鄭玄注:“伐猶擊也。”《尚書古文·牧誓》:“不過四伐五伐。” 鄭玄注:“伐謂擊刺也。” (《通德堂經解》) ❷有鐘鼓曰伐。《詩經·商頌·殷武》:“撻彼殷武,奮伐荆楚。” 鄭玄箋:“有鐘鼓曰伐。” 《周禮·夏官·大司馬》:“賊賢害民則伐之。” 鄭玄注:“ 《春秋傳》:曰: 粗者曰侵,精者曰伐。又曰: 有鐘鼓曰伐。” ❸伐之言發。《周禮·冬官·匠人》:“耜廣五寸,二耜爲耦,一耦之伐,廣尺深尺謂之, 廣二尺深二尺謂之遂。” 鄭玄注:“古者耜一金, 兩人併發之。 其壟中曰上有伐, 伐之言發也。, 畎也。” 古代名物 > 武備類 > 冷兵器部 > 防護具 > 伐 伐 fá 亦作“𢧕”、“瞂”。即盾。《詩·秦風·小戎》:“厹矛鋈錞,蒙伐有苑。”陸德明釋文:“〔伐〕本或作𢧕。”孔穎達疏:“干、伐,皆盾之别名也。”《廣韻·月韻》:“瞂,盾也。或作𢧕。”參見本類“盾”。
古代名物 > 天象類 > 天體部 > 二十八宿 > 伐 伐 fá 亦作“罰”,亦稱“伐星”。參宿中央之三顆小星,爲參宿之附座。古人認爲與殺伐有關,故稱。《史記·天官書》:“參爲白虎。三星直者,是爲衡石。下有三星,兑,曰罰,爲斬艾事。”張守節正義:“罰亦作伐。”《晉書·天文志上》:“[參宿]中央三小星曰伐,天之都尉也,主胡、鮮卑、戎、狄之國,故不欲明。”《宋史·天文志四》:“參應七將,中央三小星曰伐,天之都尉,主鮮卑外國,不欲其明……伐星明與參等,大臣有謀,兵起。”《天元曆理》:“伐三星,在參兩足間。” 伐fá〖名词〗 功绩中的一种(1)。《高祖功臣侯年表》:明其等曰伐。——明确人们功劳等级的称作伐。
伐fá〖动词〗 一、砍伐(5)。《里革断罟匡君》:泽不伐夭。——在洼地里不准砍伐幼小的树木。《谏太宗十思疏》: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这也就像砍伐树根却希望树木长得茂盛,堵塞水源却要河水流得长远一样啊。 《钴潭西小丘记》:伐去恶木。——砍伐掉长得不好的树木。 二、击,敲打(1)。《张益州画像记》:伐鼓渊渊。——击鼓声音渊渊的,很平和。 三、讨伐,攻打(42)。《郑庄公戒饬守臣》:秋七月,公会齐侯、郑伯,伐许。——秋季的七月,鲁隐公会同齐侯、郑伯,攻打许国。《虞师晋师灭夏阳》:晋献公欲伐虢。——晋献公想攻打虢国。《屈原列传》:怀王怒,大兴师伐秦。——楚怀王发怒,大量兴师攻打秦国。 四、自夸,夸耀(3)。《屈原列传》: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每一项法令发出,屈平都自夸是他的功劳,并且以为“不是我再没有人能做此事了。”《游侠列传序》:羞伐其德。——以夸耀自己的恩德为耻。《梓人传》:犹梓人之善运众工而不伐艺也。——就像木匠师傅善于使用众工匠而不夸耀自己的技艺一样。 伐fá❶ 击杀。《尚书·牧誓》:“夫子勖哉,不衍于四~五~六~七~,乃止焉。”(衍:罪,怪罪,责怪。)《吕氏春秋·季夏》:“令渔师~蛟取鼍。” ❷ 砍伐。《诗经·魏风·伐檀》:“坎坎~檀兮,置之河之干兮。”白居易《卖炭翁》:“卖炭翁,~薪烧炭南山中。” ❸ 敲击。《诗经·小雅·采芑》:“钲人~鼓。”(钲zhēng人:掌管鸣钲击鼓的官。)高适《燕歌行》:“𪭹金~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𪭹chuāng金:指敲锣。) ❹ 讨伐,进攻。《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我。”《廉颇蔺相如列传》:“其后秦~赵,拔石城。” ❺ 功劳。《信陵君窃符救赵》:“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也。” ❻ 夸耀,自夸。《屈原列传》:“每一令出,平~其功。” 伐*faB7A5 ❶砍(树):一天才~了三棵树/~木工人/坎坎~檀。 ❷攻打,攻击:征~/讨~/北~/口诛笔~。 ❸〈文〉夸耀;自夸:不矜不~/矜功自~/~善。 砍树 砍树伐(伐木;伐山;砍伐;采伐;析伐;断伐;斫伐;破伐;翦伐) 剪(剪伐) 掠 剫 斫木 刊木断杀 砍伐山上树木:刊山 砍草木:斩薙 砍柴:采薪 采樵 砍樵 樵拾 砍伐幼林:槎蘖 槎枿 开斧砍伐:登斧 偷偷地砍树:盗伐 偷砍 没节制地砍树:滥伐 伐尽树木,使山岭赤裸呈赭色:赭 有选择地砍树:间伐 ☚ 砍 切 ☛
击打 击打敲(敲打;敲击;~拍;敲铿) 击(击拍;击考;击剥;击戛;扑击;考击;斫击;掊击) 扑 拍(拍打;抚拍;~岸) 打(打击;捶打;摔打;磕打) 拊 挝 揕 搭 捶(捶击;捶敲) 搥 揍 扣 擂(擂击;发~) 搕 揳 掊摽 杓 槌(槌击) 椓 款 叩 伐 砸 筛 锤 隔(拮隔) 棱棱 戛(戛击) 格 殴 摮(~杀) 批挞 棰顿 敲门:打门 叩门 款门 款关 款叩 扣户 扣门 扣扉 挝阖 警门 敲门打户 拍打水面:击水(举翼~) 从旁敲打:撽 打破,擂破:溃破 打破或打碎:揍 砸开门:破门 摔砸家具:跌家打事 打断:击断 打中目标:打中 命中 击中 洞中 一下就击中目标:一发破的 随意击打:纵击 轻轻敲打:攴 戛击 轻击 用力打:夯(抡棍乱~) 重打 用力向下打:扣(~球) 重重地往下一打:蹾(使力一~) 激烈扑击:鏖扑
另见:撞击 碰撞 ☚ 击打 用工具打 ☛
攻打 攻打击(各个~破) 打(打击) 攻打城池:撞城 扑城 攻打敌人坚固的防御工事:攻坚 攻打、攻入坚固的阵地:陷坚 攻打敌人的援军:打援 攻打敌方空虚之处:捣虚 兼并弱小的国家,攻打昏君统治的政权:兼弱攻昧 并弱攻昧 弱兼昧攻 指着东边攻打西边,使敌人防不胜防:指东打西 指南打北 指南攻北 怒而攻打:震扑 征讨,攻打:伐(诛~) 球类运动中的快速进攻战术:快攻 (为占领敌方阵地或据点而进攻:攻打) ☚ 进攻 冲击2 ☛ 伐fá房越切,入月。 ❶砍杀,击刺。《诗·大雅·皇矣》:“是~是肆,是绝是忽。” ❷砍伐;伐木。《诗·周南·汝坟》:“遵彼汝坟,~其条枚。” ❸敲击,敲打。张衡《东京赋》:“撞洪钟,~灵鼓。” ❹攻打,征伐。《韩非子·五蠹》:“举兵,~徐。” ❺夸耀,夸张。《论语·公冶长》:“无~善,无施劳。” ❻功劳,勋劳。见“功伐”。 〖伐〗 粵 fat6〔罰〕普 fá ❶ 討伐,進攻。許慎《說文解字》:「〜,擊也。」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其後秦〜趙,拔石城。」 ❷ 功勞。《史記.魏公子列傳》:「此五霸之〜也。」 ❸ 誇耀。《史記.屈原賈生列傳》:「王使屈平為令,眾莫不知,每一令出,平〜其功。」(王:指楚懷王。平:指屈原。) ❹ 砍伐。柳宗元《永州八記.小石潭記》:「〜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
伐兴师出兵,声罪致讨,有钟鼓之声称作伐。 伐攻伐,或作伤害。《素问·痿论》:“渴则阳气内伐,内伐则热舍于肾。” 伐fá❶砍。如:伐木,砍伐。 ❷攻打。如:讨伐。 ❸自夸。如:不矜不伐。 ❹古代兴师出兵,声罪致讨,有钟鼓之声称作伐。 ❺盾。 《诗·秦风·小戎》:“蒙伐有苑。”陆德明释文: “〔伐〕本或作战。”孔颖达疏:“干、伐, 皆盾之别名也。” 伐fá ❶ (砍树) fell;chop;cut down:砍 ~ cut;chop;hack;~ 树 cut down trees ❷ (攻打) attack;strike:讨 ~ send a punitive expedition; 北 ~ send an expedition northward ❸ [书] (自夸) boast:矜 ~ brag of one's own accomplishments ◆伐除森林 {林} disforest; 伐倒 hew down; 伐后更新法 after-regeneration; 伐毛洗髓 cut the hair and wash the marrow of the bones — to cast off one's old self;make a thoroughgoing change;do away with dust and dirt;remould oneself thoroughly; 伐木 lumbering;felling;cutting;felling operation; 伐期龄 cutting age; 伐前更新 advance reproduction;preregeneration;beforehand regeneration; 伐区 {林} cutting area;felling ar ̄ea; 伐树车 [美] Tree Crasher; 伐树机 tree breaker; 伐条机 shoot harvester; 伐性之斧 Sexual indulgence injures vitality.;things that are harmful both physically and spiritually;sth. that endangers one's life; 伐竹编筏 chop down bamboos and make rafts 伐fá❶ 伐功矜能|伐鼓撞钟|伐性之斧|伐罪吊人
❷ 口伐舌击|杀伐决断|
❸ 标同伐异|操斧伐柯|党同伐异|吊民伐罪|奉辞伐罪|煎肠伐胃|上兵伐谋
❹ 不矜不伐|大张挞伐|旦旦而伐|东讨西伐|恭行天伐|龚行天伐|矜功自伐|口诛笔伐|南征北伐 伐伐,甲骨文作    ,金文作   ,小篆作 。 甲骨文象以戈加於人頸,會砍頭之意。第四字形是簡體,第五字形是 “伐羌” 的專用字。金文第一字形有意符 “又”表示動作。裘錫圭説,卜辭有伐人祭祀祖先的記載,“伐” 即指砍下用作犧牲之人的頭,可見字形中的 “人”是被砍的對象,後世引申爲征伐等義。文獻多用攻擊、征伐、除去、毁壞、功勞、誇耀等義。卜辭或用征伐義,或用作祭名,“伐祭” 即殺人以祭。銘文或用征伐義。 楚簡帛文作 ,篆勢猶存。秦簡牘文作 ,古隸典型。 伐fá会意字,以“戈”杀人谓之“伐”。作声符生成的字有: fá 阀(军阀) 筏(竹筏) 垡(耕地) huá 划(划船;另读huà,计划。古汉语还以“戈”为声,刈也,谐“割”之音) 伐fá(6画)
 *伐fá6画 人部 (1) 砍断(树木): ~木|~树。 (2) 征讨;攻打: 讨~|北~战争|口诛笔~。 (3) 〈书〉自夸: 不矜不~。 伐 ☚ 係 俘 ☛ 伐fá商代金文族徽字从横戈砍在“大”(正立的人形)的脖子上,人无头状,象杀伐形。甲骨文和商代、西周初期金文从竖戈砍在人(侧立人形作“亻”)的脖子上。其后人形(亻)和戈分开,把有机的图画形的组合变成会意字。伐的本义是砍头,就是杀。古书“杀伐”常连用。引申为征讨义,攻打义。组词如:讨伐。现代例如:北伐。又引申为砍。如:伐树。组词如:采伐。 伐★常◎常
fá表意,甲骨文、金文象用戈砍人头之形,隶定为“伐”。本义表示砍杀、击刺,引申为征讨、砍(树)、自夸等。 【辨析】 ❶伐/征/袭/侵 见442页“袭”。 ❷伐/阀 见97页“阀”。伐 (fá)从人持戈。 【按】伐,《説文》:“擊也。”從人持戈以示攻擊意。 伐 甲 金 篆 隶fá【析形】会意字。甲骨文、金文字形像用戈砍人的头。小篆字形人旁与戈旁分离,字义渐晦。 【释义】《说文》:“击也。”本义是击杀。又指砍伐。后引申出讨伐、攻打。《左传·庄公二十九年》:“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轻曰袭。”“伐”是正式的战争,所以有钟鼓,且总有进攻的理由;“侵”特指无钟鼓的进攻,不需任何理由,不宣而战;“袭”则比“侵”更富于秘密性质,是偷偷地进攻。[口诛笔伐]用言语或文字宣布、声讨敌对者的罪行,也用于谴责坏人坏事。[党同伐异]与自己观点相同的就袒护,与自己观点不同就加以攻击。 【shape analysis】It is the associative character.In Oracle and Bronze Inscriptions it is like using knives to injure the head. 【original meaning】Kill. 伐 ☚ 夗 氒 ☛ 000009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