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伏龙观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代名物 > 宫室類(下) > 闈闕部 > 觀闕 > 伏龙觀
伏龙觀  fúlóngguàn

古代觀名。位於今四川灌縣都江堰離堆北端。相傳戰國秦蜀守李冰父子治水,曾制服岷江孽龍,鎖於離堆下伏龍潭中,後人立祠祭祀。北宋初改爲伏龍觀。現有殿宇三重,爲清代重修。大殿内有李冰石像,造於東漢靈帝建寧元年。

伏龙观

历史悠久、结构巧妙的古典建筑。在都江堰市区离堆公园北端,踞于离堆上,三面环水。据传李冰治水时曾在此降服孽龙而得名。宋代诗人范成大 《离堆诗序》 云: “沿江两岩中断,相传秦李冰凿此以分江水,上有伏龙观,是锁孽龙处。”晋代为 “范贤馆”。北宋时改祀李冰改为现名。清同治五年 (1866年) 重建。现有殿宇三重,40多级石梯重叠直上前殿。殿前是长方形的敞园,园前石刻柱上塑着两对青狮白象,左侧有 “离堆”石碑,字大如斗,右侧有 “神禹的嵝碑”,传说是大禹用以降魔治水的。前殿李冰石像,东汉建宁元年 (168年) 建,高2.9米,重4.5吨。造型简洁朴素,神态从容持重,袖手合于胸前,微带笑容,胸前刻有 “故蜀郡李府君讳冰”、“建宁元年闰月戊申朔廿五日都水椽”、“尹龙长陈壹造三神石人珍(镇) 水万世焉” 等字。石像1974年3月3日修建外江水闸时,从4.5米深的河底挖出。石像左侧还有一尊残缺的 “持锸人” 石像,高1.85米,重约2吨。石像右侧还陈列着一个唐代铸造的 “飞龙鼎”,重半吨余,鼎上八条飞龙各具神态,惟妙惟肖,栩栩如生。飞龙鼎清雍正年间出土,是唐睿宗的女儿玉真公主、金仙公主的故物。前殿后面是一长方形天井,左、右的花坛上有两株紫薇树,透过疏枝密叶,可望见屋脊上的麒麟献瑞、双狮戏彩、狼鹤相亲、松篁交翠的各种浮雕。1982年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伏龙观

伏龙观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都江堰的组成部分。位于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名胜区北部都江堰景区,离堆北端的内江伏龙潭中,是历史悠久,结构巧妙的古典建筑。传说李冰父子治水筑堰,曾降服岷江孽龙,锁于潭中,后人立祠祭祀。晋称“范贤馆”,宋初改祀李冰父子,更名伏龙观。范成大《离堆行》诗云:“残山狠石双虎卧,斧迹鳞皴中凿破。潭渊油油无敢唾,下有猛龙跧铁锁。”清同治五年(1866)重修。现有殿宇三重,崇楼峻阁,雕绘辉煌。经40多级石梯,可达前殿。殿前是长方形敞园,石柱雕塑两对青狮白象,左侧有《离堆》石碑,右侧有《神禹岣嵝碑》。大殿陈列李冰石刻雕像,高2.9米,重4.5吨,胸前有题记,为东汉建宁元年(168)所凿,1974年岁修时在江心4.5米深处发掘。李冰像左侧有一尊残缺石人,高1.85米,重约2吨,长衣宽袖,腰间束带,双手持锸挺立;右侧陈列唐代飞龙铁鼎一座,重千余斤,所铸八条飞龙,或腾跃戏珠,或张口吞物,或悠然静卧,或昂首欲飞,维妙维肖。后殿最高处为观澜亭,两层八角,可远眺安澜桥、鱼嘴堤及西岭雪峰。伏龙观附近景点尚有怀古亭、南桥、离堆公园等。

☚ 二王庙   安澜桥 ☛
0000520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7:5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