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伏羲氏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伏羲氏神话传说中人物。一作宓牺、伏戏、包牺、庖犧、包羲、炮牺,虙戏,亦作牺皇、羲皇、皇牺。晋皇甫谧《帝王世纪》说他是“为百王先”的人王。据说他曾仰观天象,俯察地象,又观察鸟兽的文采和大地上的种种事物,近则取于本身,远则取于所观察的事物,最后作出八种符号,叫做“八卦”,用以贯通神明之德,概括万事万物的情状。相传他还发明网罟,创制琴瑟,制作妙乐《驾辩》。还传说他为我国人类的始祖,曾同女娲兄妹为婚面生万民,并始创嫁娶,正姓氏。一说伏羲即太皞。 伏羲氏 一作宓羲、包牺、庖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类始祖。相传人类是由他与女娲氏兄妹相婚而产生。他始画八挂,造书契,教民结网,从事渔猎畜牧。反映了中国原始时代开始渔猎畜牧的情况。一说伏羲即太皞。 伏羲氏【同义】总目录 春皇伏羲氏戏皇苍牙皇雄氏 伏羲氏 伏羲氏中国神话中人类的始祖,传说他与女娲氏兄妹相婚,人类由此产生。后又禁止兄妹结婚,制定婚礼。《白虎通义·号篇》:“古之时未有三纲六纪,民人但知其母,不知其父,能覆前而不能覆后。于是伏羲因夫妇,正五行,始定人道。画八卦以治天下,天下伏而化之,故谓之伏羲也。”《易·系辞下》引孔颖达疏:“《帝王世纪》曰:“大皞帝包牺氏,风姓也。取牺牲以充庖厨,故号曰包牺氏。后世音谬,故或谓之伏牺,或谓之虙牺。一号皇雄氏。”班固《东都赋》:“四海之内,更造夫妇,肇有父子,君臣初建。人伦实始,斯乃伏羲氏之所以基皇德也。”——光武帝在国内重建夫妻关系,于是才有父子之情,君臣之义,人伦准则从此建立,这些做法就是伏羲氏因此而奠定伟大德业的措施啊。 ☚ 扶桑几里?我鞭石以期通 福倚祸伏 ☛ 伏羲氏中国古代传说中渔猎畜牧的创始者。相传姓风,是远古时代黄河中游一个氏族的著名酋长,因为他从事渔猎活动,“取牺牲以充庖厨”,故号称庖牺氏,又称伏牺氏,或称宓牺。牺牲,即渔猎中所得的牲畜,其时代当在原始农业以前。 伏羲氏 024 伏羲氏传说中人的祖先,又作宓羲、包羲、伏戏,也称羲皇、皇羲,或谓即太昊。女娲氏之兄,与妹相婚而产生人类。他教民结网,开始渔猎畜牧,又传说他制作八卦。 ☚ 燧人氏 女娲氏 ☛ 伏羲氏又作“宓牺”、“伏戏”、“包(疱)牺”,又称“牺皇”或“皇羲”。传说中的人类始祖。据传他与其妹女娲氏婚配而孳生人类。又传他教民结网,进行渔猎和畜牧,反映了中国原始时代人们开始渔猎畜牧的情况。相传八卦也是由他始创的。一说即太皞。 伏羲氏 伏羲氏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中位居三皇之首、百王之先的中华始祖。一作宓羲、庖牺、伏戏等,又称羲皇、戏皇、太昊、大皞等。相传其母华胥氏怀孕12年,因风而生,故为风姓。伏羲生于成纪今秦安北、静宁南。后徙治陈仓(今陕西宝鸡市东)。建都陈 (今河南淮阳县境)。古陈州素称 “太昊之墟”,淮阳县城北1. 5公里之蔡河之滨,有“太昊伏羲氏之陵”。传说中的伏羲人首龙身,或说人首蛇身。在和大自然作斗争的实践中仰观天象,俯察地象,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始作网罟,以佃以渔;钻木取火,教民熟食;制嫁娶, 以俪皮为礼;作书契, 以代结绳之政;作历度,定节气;立九部,设六佐;制琴瑟,作乐曲;尝百药,制九计;立占筮之法,为中国古代文化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伏羲是原始氏族社会西方部族的一位著名首领。伏羲不仅代表个人也代表群体,更代表一个时代。伏羲时代的历史背景当和考古学上的仰韶文化相当, 约在距今7000年至5000年间。伏羲部族以龙为图腾。成纪的中心部位在今天水市境, 故天水自古有 “羲皇故里”之称。今陕西、河南、山东等地均有伏羲传说遗迹,是伏羲部族向东流动迁徙的证明。今天水市有两处伏羲庙,一处在北道区三阳川卦台山,始建于金代昌明年间 (1190~1196),历时800余年; 卦台相传是伏羲画卦之处,尚有分心石、龙马洞遗迹。一处在今天水市区西关,始建于明成化十九年 (1483年),历时500余年,相沿成为全国性的伏羲祭祀中心。天水伏羲庙原占地面积13000平方米,现存6600多平方米,有新旧建筑76间。1988年恢复祭典活动,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日有海内外众多炎黄子孙前来参加。 ☚ 古代人物 女娲 ☛ 伏羲氏Fu Hsi (God of fishery and husbandry) 伏羲氏传说中的远古帝王,即太皞。风姓,一作宓羲,包牺,庖牺,伏戏,虙戏。又说为三皇之一,也称牺皇,皇羲。据传伏羲氏画八卦,创造了文字符号。结网,教民打猎捕鱼。可能对改进渔猎,发展原始畜牧业做出过贡献。(参考图48) 伏羲氏太皞的另一称号。见“太皞”。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