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伊斯法罕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伊斯法罕Isfahan

都城名。中国明朝史籍称亦思法杭,清朝史籍作亦思弗罕。在今伊朗中部,跨扎延德河。始建于公元前6~前4世纪的阿黑门尼德王朝时期。公元642年,当地被阿拉伯人占据,成为一省的省会。10世纪波斯统治时期,极为繁盛。11世纪时,土耳其征服者在此建都。1598年,波斯国王阿拔斯大帝迁都于此,大事修建,使该城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美的城市之一。1722年阿富汗人攻入,城市转衰。今为伊斯法罕省省会。市内存有沙阿清真寺、洛特夫拉清真寺、阿里·米普拱门和皇家殿堂等古迹。

伊斯法罕

伊朗中部城市,伊斯法罕省省会,伊朗第3大城市,人口112.7万(1991)。位于一山间盆地的边缘,扎因代河畔,海拔1590m。始建于阿黑门尼德王朝时期,历史古都,多次成为王朝首都。历史上为南北来往所必经之路。著名的手工业与贸易中心。现有铁路通古姆和德黑兰。市内有多处著名清真寺。商业繁荣,是全国最大纺织工业中心,集中有数十家纺织厂,全国1/2的纺织品出自此处。手工艺著名,有银器、铜器、陶器、地毯业等。重工业亦较发达。有伊朗的第1座炼铁厂,有石油化工、炼油、水泥等企业。

伊斯法罕

伊朗中部城市,省首府。交通中心。空军基地。

伊斯法罕

伊斯法罕

伊朗古都,中西部伊斯法罕省首府。位于德黑兰以南400多公里的扎格罗斯山中部扎延得赫河两岸。海拔1,770米。人口67.2万 (1976年)。次于德黑兰,为全国第二大城市。建于阿黑门尼德王朝时期,建城历史长达2,500年。公元11-12世纪的波斯塞尔柱王朝时期,始为首都。16世纪末至18世纪初,再次为沙法维王朝的都城,也是东西方贸易集散地、古代“丝绸之路”南路途径的要站,云集着东西方许多国家的商人和游客,有“伊斯法罕半天下”的美称。现市区多花园和著名的名胜古迹。市中心的皇家广场 (现名伊马姆广场),是沙法维王朝阿巴斯大帝当年检阅军队和观看马球比赛的场所。周围的一批古代建筑群,是波斯建筑艺术的代表作。广场南面是伊马姆霍梅尼清真寺。西面是阿里·卡普宫。东面是阿巴斯之后谢赫·鲁特福拉清真寺。北面是保留着300多年前风貌的传统市场——巴扎。阿巴斯大帝用作接见和宴请外宾的40柱宫,宫内有大型壁画。穿流市内的扎延德赫河上的23孔桥和卡珠桥,是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伊斯法罕已逐渐建设成为一个富于东方民族情调的现代化城市。棉、毛纺织业居全国首位。手工艺品著名,有银器、铜器、地毯业等。还有钢铁、石油化工、炼油、造纸、水泥以及军工等工业。有铁路通库姆和德黑兰,又为公路交通中心。

☚ 伊斯兰堡   伊斯坦布尔 ☛
0000657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8:1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