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入侵科威特
1990年8月2日,位于海湾顶端的伊拉克突然出兵占领了科威特。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反对和谴责,美国和西方一些国家从自身的战略利益出发,反对尤为强烈。美国一方面带头对伊拉克实行外交、政治和经济制裁,同时又迅速大规模出兵海湾,并联合世界许多国家对伊施行军事压力,从而使海湾地区的冲突演变成一场严重的国际性危机。这是一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参战国家最多、武器装备最先进、突袭规模最大的战争。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不是偶然的,科威特是个盛产石油的国家,人均国民收入超过14000美元。30多年来,伊拉克一直采取种种借口,挑起事端,对科威特施加压力。而科威特弱不敌强,步步退让,“花钱来买个安全”,用钱来解决争执。致使伊拉克得尺进丈。1990年7月,伊拉克又指责科威特从鲁迈油田的一角有利地形打斜井偷采伊拉克的石油,价值24亿美元,而且科威特超过欧佩克规定的石油生产定额,大量超产石油,致使世界石油价格下跌,为此,伊拉克要求科威特赔偿130—150亿美元; 伊拉克还指责科威特趁两伊战争之机把边界线向伊拉克方向 (向北) 推进了45英里。伊拉克要求重新划定边界,目的是使科威特放弃居于它的鲁迈拉油田的一角。同时,还要求长期租借科威特的两个战略岛屿布比廷岛和沃尔拜岛,作为伊拉克通向波斯湾的出海口,另外,伊拉克还要求科威特免去伊拉克在两伊战争中欠下科威特的200亿美元的战争债务。7月31日和8月1日上午,两国高级代表在吉达进行会谈,由于伊拉克条件太苛刻,使科威特火冒三丈,态度也十分强硬,吉达会谈失败。
8月2日凌晨,伊科克10万大军悍然越过伊拉科边界,在隆隆的坦克声中,从巴士拉、鲁迈拉、布赛亚等方向向科威特首都进攻。
科威特的军民进行了英勇的抵抗。5架飞机起飞,迎击40多架伊军飞机。在保卫科威特元首贾比尔所在地达斯曼玉宫的战斗中,科军异常顽强。住在王宫附近的亚奥理事会主席法赫德亲王得知王宫被围,急忙抓起一把手枪,带着儿子直趋王宫。最后,由于寡不敌众,法赫德亲王与他的两个儿子一起战死在王宫的楼梯旁。上午11时,王宫陷落,科威特市完全落入伊军之手。
科威特国家元首贾比尔战败后乘直升飞机往巴林,随后又飞往沙特阿拉伯的达曼。科威特在沙特建立了临时政府,依靠在外国的存款支付日常费用。
8月4日,伊拉克宣布 “自由科威特临时政府成立”。接着伊拉克又宣布科威特 “人民军” 成立。7日又宣告 “科威特共和国成立”。8日,伊拉克革命指挥委员会在巴格达宣布,伊拉克科威特 “两国永久合并,科威特国家永远消失”。28日,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发布总统令,宣布科威特为伊拉克的第19个省。9月23日,伊拉克宣布停止科威特货币流通。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本欲为萨达姆实现阿拉伯 “统一大业” 奠定经济基础,但却由此导致了西方一些国家对他的军事打击和经济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