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伊壁鸠鲁主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伊壁鸠鲁主义古希腊晚期和古罗马时期流行的主要伦理学派别之一,因其创始人是伊壁鸠鲁而得名。基本内容是提倡快乐主义,故又称伊壁鸠鲁快乐主义、伊壁鸠鲁幸福论。它在继承德谟克利特幸福论的同时,也吸收了以亚里斯提卜为代表的昔勒尼派的快乐主义的某些内容。该学派从人的自然本性是趋乐避苦出发,认为追求快乐是人的本性和贯穿人生始终的根本目的。快乐就是善,就是幸福。快乐是判定道德行为的标准。离开了快乐任何道德就失去意义和价值。他们声称:“我们说快乐是幸福生活的开始和目的。因为我们认为幸福生活是我们天生的最高的善,我们的一切取舍全都从快乐出发;我们的最终目的乃是得到快乐,而以感触的标准来判断一切的善。”〔《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03页〕不过,并非所有快乐都是道德的快乐,那些非自然又非必要的欲望满足和虽则自然但非必要的欲望满足所引起的快乐,与道德无关,也不是真正的快乐。如果把它们当作快乐追求就会给人带来痛苦。真正的快乐,是指自然而又必要的欲望满足所引起的快乐,这是属于道德的快乐。“当我们说快乐是最终目的时,我们并不是指放荡者的快乐或肉体享受的快乐。”(同上书,第104页)它重视基本的物质快乐,认为没有这一点,任何幸福、道德也就会失去意义与价值。但对物质快乐又须以理性控制在自然必要限度内,“知足是一种大善”。不过,更高级更重要的快乐是精神快乐。理想的幸福生活是“身体的无痛苦和心灵的无纷扰”。贤人、明智者应追求这种生活。为达到这一目标,就应研究哲学,不畏神,不惧死,清心寡欲,不为外部一切所动心,像神一样地生活,因为神在本质上也是由原子构成的幸福的实体。把无神论思想引进伦理学,是伊壁鸠鲁伦理学不同于前人伦理思想的一大特色。这个学派成员都始终保持其创始人伊壁鸠鲁的治学态度与人格,生活简朴,为人正直,很受世人尊重。伊壁鸠鲁伦理学遭到同时期斯多葛派,特别后来中世纪基督教教会的反对,被歪曲污蔑为纵欲主义而大加批判,著作被禁焚。古罗马时期,卢克莱修继承了伊壁鸠鲁幸福论。文艺复兴时期,它又被新兴的资产阶级所接受并加以宣传。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